川中药香飘四方,遂宁中药材市场如何炼成西南药材集散地?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清晨五点的遂宁,天光未亮,物流园旁的中药材交易区已热闹起来,老张在摊位前忙得不亦乐乎,他刚从三台县拉来的麦冬还带着晨露,旁边商洛老板带来的连翘散发着淡淡药香,这样的场景在遂宁中药材市场每天准时上演,这个扎根涪江畔的专业市场,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着西南中药材流通的版图。

从街边摊到专业市场 2015年以前,遂宁药商们还在老城区的街边打游击。"那时三轮车载着药材东躲西藏,遇上检查就得满街跑。"年过五旬的陈大姐回忆着,转机出现在遂宁打造"西部水都"期间,政府将专业市场建设提上日程,2018年,占地200亩的现代化中药材市场正式运营,300多个不锈钢交易台面挨着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,电子显示屏滚动着当日金价般的药材价格。

川药集散地的硬核实力 走进市场北区的川药专区,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"川药香",这里聚集着川芎、泽泻、川明参等道地药材,来自彭州、都江堰的种植大户们带着泥土芬芳的药材,与来自安徽亳州、广东普宁的采购商讨价还价,市场管理方提供的数据显示,日均交易量突破800吨,年交易额超30亿元,川药占比达65%以上,冷链物流车里,真空包装的川贝母正发往杭州胡庆余堂,恒温货车载着赶黄草驶向广州白云山制药厂。

产业链上的"遂宁服务" 在B区电商产业园,90后小周正对着手机直播:"家人们看这纹路清晰的川黄柏,都是今天现刨的......"他的档口挂着"溯源码"标识,扫码即可查看药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,市场配套的检测中心提供农残快检服务,隔壁的中药代煎中心飘出当归黄芪的香气,这种"前店后厂"的模式,让种植户、药商、药企在这里形成闭环。

暗流涌动的新挑战 午后的交易大厅,云南来的三七商人老李却有些焦虑。"现在各地都在抢资源,玉林给补贴,安国建仓储,咱们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?"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,虽然遂宁坐拥成渝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,但周边市县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,更让人揪心的是年轻一代的接班问题,场内摆弄智能手机的多是外地来的"数字原住民",本地二代们更愿意去城里开药店。

破局之道在创新 市场西北角新建的"中医药体验馆"给出新答案,艾灸体验区飘着艾烟,药茶试饮区排着长队,研学孩子们正在辨认标本,管理方透露,正在筹建中药材大数据平台,未来要实现"手机查行情,云端逛市场",更长远的计划是打造"中医药文旅综合体",让游客既能买药又能体验膏方制作。

暮色中的遂宁中药材市场依然繁忙,叉车穿梭于堆满虫草、天麻的货垛间,这座年轻的专业市场,正如它交易的四省道地药材般,在碰撞融合中孕育着新的可能,当最后一盏路灯亮起时,不知多少个"老张""小周"们的故事,正在续写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