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收拾厨房,发现妈妈买的中药材袋子快把抽屉撑破了,当归、黄芪、枸杞这些常见货倒是认得,可那个包着报纸的角落里,几块干姜和晒得发白的山楂片引起了我的注意,老中医爷爷说过,这厨房里的中药材藏着大智慧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最接地气的"五味药班底"。
【辛味担当:厨房常客生姜】 菜市场三块钱一斤的生姜,可是中药界的百搭天王,早上熬粥撒点姜丝,既能暖胃又能驱寒;淋雨受凉后煮碗姜糖水,比冲剂管用多了,去年邻居王婶风寒咳嗽,我给她支招用姜片擦锅底,借着热气熏蒸,没两天就见效了,不过姜皮可是好东西,炖羊肉时留着去腥效果翻倍。
【甘味冠军:甘草的甜蜜陷阱】 药店柜台最显眼的甘草片,其实是调和诸药的"和事佬",小时候偷吃过整根甘草,甜得发腻还粘嗓子,现在知道它不仅能止咳,还能缓和其他药材的烈性,上周泡养生茶,罗汉果配甘草再加两粒红枣,喝出冰糖雪梨的味道,但要记住,这甜味素吃多了也会腻歪,体虚的人更要悠着点。
【酸味代表:山楂的双面人生】 药房称斤卖的炒山楂,可是消食化积的高手,年前聚餐吃多了,抓把山楂片煮水,那酸爽直冲脑门,半小时后就感觉肠胃在跳舞,不过鲜山楂可不能随便吃,同事小刘拿它当减肥水果,结果胃酸过多进了医院,老辈人说"酸主收敛",熬山楂酱时加把冰糖,倒是治腹泻的好方子。
【苦味王者:黄连的良药苦口】 都说"哑巴吃黄连",这味苦得让人皱眉的药材,却是清热燥湿的猛将,记得初中长痘,校医开过黄连上清片,那股子苦味至今难忘,南方人煲汤爱放鸡骨草,配上几片黄连,说是能解暑湿,不过这苦药得像功夫茶细品,含嘴里慢慢咽,千万别像喝药酒那样一口闷。
【咸味奇兵:海藻家族的秘密】 海边干货摊上的昆布和牡蛎,在中药铺里摇身变咸味代表,甲状腺结节的老张叔,每天拿海带当零食嚼,硬是把指标吃下去了,不过咸味药多是矿物质,炖汤时放几片牡蛎,补钙效果堪比牛奶,只是高血压患者要当心,这咸香背后藏着钠含量的小陷阱。
转角遇到中药铺,别以为只有老中医才懂行,厨房灶台上晾着的陈皮,冰箱里冻着的乌梅,都是古人传下的养生密码,上次用丁香卤牛肉,肉香里透着微微辛凉,倒应了"香气窜透"的说法,这五味药材就像五个性格迥异的朋友,单用各有绝活,搭配起来更是妙不可言,不过要记住,中药讲究君臣佐使,咱们家常调理,还是听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