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胸口堵得慌?像压了块石头似的,叹气才舒服点?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浑身累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?要是这些症状持续半个月以上,八成是肝郁气滞找上门了!
老祖宗说的"肝主疏泄"可不是玄学,想象下身体里有个交通调度站,肝就是指挥气流的交警,当这个调度站罢工,气机就像早高峰的二环路——该往上走的堵着,该往下走的憋着,横七竖八全乱套,这时候光吃逍遥丸可不够,今天给你扒透5个真正管用的千年经方。
【第一碗汤药】柴胡疏肝散:暴脾气专属解压茶 这可是明朝名医张景岳的独门秘方,特别适合那种一点就着、烦躁得像火药桶的人,主要成分就六味药:柴胡、陈皮、川芎、香附、枳壳、芍药,柴胡像交警队长,专门疏通拥堵;香附是灭火器,把闷烧的火气压下去;白芍就像润滑剂,防止零件摩擦起火。
上个月隔壁王姐更年期见谁都吵,喝了两周这个方子,现在居然能心平气和跳广场舞了,不过要注意,舌苔发黄、大便干结的热性体质要慎用,容易越喝火越大。
【第二盏药茶】甘麦大枣汤:委屈哭不出来的救星 有些姑娘整天唉声叹气,胸口像塞了团湿棉花,欲哭无泪的感觉最折磨人,这个汉代张仲景的方子特神奇,就甘草、小麦、大枣三样,煮出来甜丝丝的像奶茶,小麦养心气,甘草补脾气,大枣健脾血,专治这种"心虚脾弱"的郁闷。
记得要现煮现喝,某宝买的袋泡装效果减半,有位做客服的小姑娘天天受气,喝这个汤三个月,现在被客户骂都能笑着应对了。
【第三副膏方】四逆散:手脚冰凉的暖宝宝 很多女生冬天像冰块一样,暖宝宝贴满全身都不管用,其实这是气滞导致气血到不了末梢,张仲景这个方子绝了:柴胡推气,枳实破气,白芍养血,甘草调和,就像给身体做经络按摩,气通了手脚自然就暖了。
有个快递小哥常年骑电动车,手脚冻疮年年犯,去年喝了两个月四逆散,现在送货时连手套都不戴了,但要提醒,经期量大的女生要避开,免得活血太过。
【第四瓶醋丸】越鞠丸:混合型抑郁克星 有些人郁闷得像梅雨天,又闷又黏还带着烦躁,朱丹溪这个600年的方子就是"情绪吸尘器",香附理气,川芎活血,苍术化痰,神曲消食,栀子清热,特别适合那些久坐办公室,外卖当饭,肚子胀得像皮球的上班族。
我们公司设计部小刘,天天加班吃外卖,整个人像发酵的馒头,吃了两周越鞠丸,现在中午都能闻到他盒饭里的菜香了,不过这个方子偏燥,口干舌燥的要少用。
【第五罐蜜膏】一贯煎:熬夜冠军的护肝神器 夜猫子们注意了!这个清代魏之琇的方子专为肝肾阴虚设计,北沙参、麦冬、当归、生地、枸杞子滋阴,川楝子疏肝,特别适合那些凌晨两点还在刷手机,第二天眼眶发青、胁肋隐痛的夜猫子。
我表弟开网约车,黑白颠倒熬出脂肪肝,喝了一个月一贯煎,现在体检报告终于不标"中度脂肪堆积"了,但要记住,脾胃虚寒的老胃病别碰,容易拉肚子。
说了这么多方子,重点来了:这些药方就像不同型号的钥匙,得对上自己那把锁才灵,举个例子,同样是胸闷,爱发脾气的适合柴胡疏肝散,默默委屈的更适合甘麦大枣汤,建议先找中医把脉,别自己当小白鼠。
平时保养记住这三招:早上喝玫瑰花茶梳肝气,下午敲胆经(大腿外侧)促进代谢,睡前推腹(顺着肋骨往下推)帮助排气,实在难受时,按揉太冲穴(脚背大拇指和二指之间)应急,比喝可乐还见效。
最后唠叨一句:这些方子都是千人千方,具体用量要找专业医师调配,别拿养生方当仙丹猛灌,毕竟中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的排兵布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