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脖子后面发僵,刷手机看到邻居王阿姨在摘槐树角,突然想起老辈人说"槐角泡茶喝能通血管",这不起眼的小黑果子真有这么大本事?我专门查了资料,发现这小小槐角竟是被忽视的养生高手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。
【菜市场里的中药宝藏】 上周去早市买菜,发现卖杂粮的摊位多了个新面孔——晒干的槐角,老板说现在懂行人都会买,15块钱一斤能喝半年,仔细瞧这豆荚状的果实,表面褐色斑点像星星,掰开里面躺着3-4颗墨绿色种子,凑近闻有股淡淡的青草香,中医朋友说这才是正经"槐角",药店卖的多是经过炮制的制槐角。
【千年古方里的降压密码】 翻县志发现,咱们这儿百年前就有种槐树当篱笆的习惯,老中医讲槐角入药最早见于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说它能"治五痔、凉大肠",现在研究显示,这黑不溜秋的小东西含有芦丁、槲皮素,正是这些成分让它成了天然降压剂,隔壁张叔每天用槐角山楂茶代水喝,三个月后血压计数值真往下掉了20。
【厨房里的百变养生术】 别以为槐角只能煮水,我妈就开发出好多新吃法,早上打豆浆时抓一把进去,豆香味带着淡淡草木香;炖排骨汤时丢几粒,油花都少了些;最绝的是做槐角蜜饯,糖霜裹着的小黑果嚼起来咯吱响,比外面买的零嘴健康多了,不过要提醒,新鲜槐角性寒,脾胃虚寒的要晒干或炒过再用。
【现代人的亚健康救星】 坐办公室的小妹最近迷上槐角菊花枕,说是能缓解颈椎痛,其实古人早就懂得物尽其用,《遵生八笺》里记载槐角枕能"明目益寿",现在年轻人熬夜多,用眼过度,拿晒干的槐角装枕头,睡觉时药气缓缓渗入,比蒸汽眼罩管用多了,但要注意别直接睡,最好缝在布袋里,免得扎脸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别看槐角好处多,乱吃可能适得其反,去年赵大爷听说能治便秘,把鲜槐角当水果吃,结果闹肚子进了医院,原来未处理的槐角含有鞣质,过量会收敛过度,正确做法是:降血压用5克槐角配3片山楂煮水;治痔疮要炒炭研末;体寒的人建议用桂枝水拌炒后再用,孕妇和经期女性更要避开,这寒性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转了一圈才发现,以前当柴烧的槐角角原来是宝,不过采集也有讲究,得等霜降后果实变黑再收,这时候药效才足,要是嫌晒麻烦,药店买的制槐角记得先冲洗,有些硫磺熏过的闻着有酸味就别用了,这个冬天,我家保温杯里除了枸杞,又多了几位黑色小成员,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也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