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张,你知道光棍打一中药材名是什么吗?"茶馆里老李神秘兮兮地推了推眼镜,我正啃着瓜子呢,听见这问题差点被呛着,要说这老李,可是我们胡同里的"谜语大王",他出的题向来不简单。
那年我刚参加工作,二十郎当岁正是爱显摆学问的年纪,听见"光棍"二字,脑子里立马蹦出"单身狗""孤家寡人"这些词,可这是中药材啊,总不能是"狗尾巴草""寡妇草"之类的吧?我抓耳挠腮想了半天,突然灵光一闪:"莫非是'独活'?"
"嘿!算你小子机灵!"老李拍着大腿乐了,"不过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,说说你咋想的?"
我清了清嗓子:"光棍不就是一个人过么?'独'字最贴切。'活'字嘛,活着总得有点盼头,再说这药材名本身就有意思,独活独活,既点明单身状态,又暗含顽强生命力,可比直白说'光棍草'高明多了。"
老李眯着眼睛嘬了口茶:"算你蒙对了一半,这'独活'确实是解,但背后还有讲究。"他掏出手机翻了张图,"你看这独活植株,根粗大,茎直立,就像个倔脾气的人撑着腰杆,在中药里它是祛风湿的要药,专治腰膝冷痛——这不就像光棍汉守着腰包不敢花,结果落下风湿病根?"
我被他说得哈哈大笑,忽然想起中药铺王掌柜说过的故事,去年冬至,有个穿军大衣的汉子来抓药,非要独活不要当归,王掌柜打趣道:"大兄弟,这独活虽好,可当归才是补血调经的良药啊。"那汉子闷头搓手:"俺娘非让带当归,说该成家了,可俺在工地搬砖,连媳妇影子都没见着,哪敢想这些?"
这故事听得我心里发酸,独活性温味辛,就像那些漂泊在外的光棍汉,表面看着硬朗,内里却攒着化不开的苦,不过话说回来,中药材里带"独"字的可不止它,像独蒜、独脚金鸡这些,但论贴合度,还真没比独活更妙的。
后来我专门查了《本草纲目》,发现李时珍早有记载:"独活,一茎直上,不为风摇。"这不就是说的光棍汉的倔脾气?他们就像山崖上的独活,任凭风吹雨打,照样扎根生长,不过话说回来,这药材虽好,终归要配伍别的药才显功效,就像人总不能老单着不是?
前些天路过婚介所,看见门口贴着"专业治单身"的标语,忽然想到要是开个"中药材婚介所"该多有趣,光棍汉进来先抓副独活,出门再配株当归——这买卖保准能成!不过现在年轻人估计不懂这些门道,他们更爱说"社恐""佛系",哪知道老祖宗早就把人生况味都藏在药名里了。
说到底,这谜语妙就妙在雅俗共赏,文人看出药性典故,百姓听出生活趣味,就像我们胡同口那棵老槐树,看着是普通木头,懂行的知道它能做中药槐角,世间万物皆有玄机,关键看你有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