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药的宝库中,中药大黄是一味颇具特色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,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,在诸多方剂和治疗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,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大黄是什么。
中药大黄的植物来源与形态特征
中药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、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- 掌叶大黄:多年生高大草本,茎直立,中空,具细纵沟,被短柔毛,基生叶具长柄,叶片掌状半裂,裂片窄三角形,圆锥花序顶生,花小,紫红色,瘦果具翅。
- 唐古特大黄:与掌叶大黄相似,但叶深裂,裂片呈窄条形。
- 药用大黄:叶浅裂,呈大形三角状浅裂。
中药大黄的产地分布
- 掌叶大黄:主产于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- 唐古特大黄:主要分布于青海、西藏等地区。
- 药用大黄:多产于四川、湖北、陕西等地。
中药大黄的采收与炮制
- 采收:一般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,除去细根,刮去外皮,切瓣或切段,干燥。
- 炮制方法 |炮制方法|具体操作|特点与作用| | ---- | ---- | ---- | |酒大黄|取大黄片,加黄酒拌匀,闷润至酒被吸尽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炒干。|引药上行,清上焦血分热毒。| |熟大黄|取大黄片或块,用酒炖或酒蒸。|泻下作用缓和,增强活血祛瘀作用。| |大黄炭|取大黄片,置炒制容器内,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、内部焦褐色。|凉血化瘀止血。|
中药大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
- 性味归经:苦,寒,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
- 功效主治
- 泻下攻积:适用于积滞便秘,对热结便秘尤为适宜,可单用,或与芒硝、厚朴等配伍。
- 泻火解毒:用于热毒疮疡、烧烫伤等,内服外用均可。
- 凉血止血:可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、衄血等。
- 逐瘀通经:常用于瘀血经闭、产后瘀阻等病症。
- 利胆退黄:对湿热黄疸有较好疗效。
中药大黄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
- 用法用量:煎服,3 - 15g;入汤剂宜后下,或用开水泡服,外用适量。
- 使用注意: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,易伤正气,故脾胃虚弱者慎用;妇女怀孕、月经期、哺乳期应忌用。
中药大黄是什么FAQ常见问题大全
问:中药大黄在治疗便秘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? **答:中药大黄治疗便秘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含有蒽醌类成分,能刺激大肠蠕动,增加肠液分泌,促进排便,它尤其适用于热结便秘,即体内有实热导致的大便干结、腹胀腹痛等症状,其泻下作用较为峻猛,可快速缓解便秘症状,但需要注意的是,因其作用较强,对于体质较弱或便秘症状较轻者,需谨慎使用或配伍其他药物以缓和其作用。
问:中药大黄的不同炮制品在功效上有何差异? **答:酒大黄引药上行,主要用于清上焦血分热毒,如治疗目赤咽肿、齿龈肿痛等上部的热毒病症;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,同时增强了活血祛瘀的功效,适用于瘀血病症,如跌打损伤、瘀血经闭等;大黄炭则侧重于凉血化瘀止血,多用于治疗血热出血病症,如吐血、衄血等,其泻下作用已基本消失。
问:中药大黄可以长期服用吗? **答:中药大黄不可以长期服用,大黄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,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肠道对其产生依赖性,影响正常的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,甚至可能引起结肠黑变病,大黄性寒,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,出现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大黄的使用应遵循医嘱,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应用,不宜长期自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