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参中药养生秘籍,从古至今的滋补妙用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千年传承的草本瑰宝

在江南的药铺柜台上,总能看到一种黄白色的根茎被摆在显眼位置,老药师常说:"这玉参可是咱们祖宗传下来的宝贝,滋阴补气比虫草还温和!"这种被称作"玉参"的中药材(注:正式名称为玉竹,民间亦称玉参)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被列为上品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更称赞它"主五劳七伤,补中益气",别看它名字带"玉"显得娇贵,其实在浙江、湖南的山野间,到了秋冬时节,总能见到成片的野生玉参随风摇曳。

藏在身边的养生高手

前年我去云南拜访百岁药农王爷爷,老人家每天用玉参煮水当茶饮,他教我辨认新鲜玉参的诀窍:"选手指粗细的,表皮带蜡光感的,掐起来像嫩笋般水润的才是好货。"这些年我照着老人家的方法实践,发现玉参真是个"万能搭子"——熬夜后用它配枸杞泡茶,第二天嗓子不干眼睛不涩;秋燥咳嗽时拿它炖雪梨,比吃药还管用;连我家阳台上种的绿萝,浇点玉参泡的水都长得格外油亮。
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

上个月邻居张姐找我诉苦,说更年期潮热睡不好,我给她支了个招:每天早上用玉参片煮小米粥,再加几颗桂圆,没想到两周后她满脸惊喜地送来自家腌的辣白菜:"这法子比吃安眠药强多了!"其实玉参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的"润物细无声",不像人参那样燥烈,也不会像石斛般寒凉,我试过用它代替茶叶泡功夫茶,第一泡清甜,第三泡回甘,喝完整壶感觉喉咙像敷了层保湿霜。

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

去年看到《中华中医药杂志》的最新研究,原来玉参含有的甾苷成分能调节人体激素水平,这让我想起表姐备孕那会儿,老中医开的药方里总少不了玉参,现在年轻人流行用玉参做轻食,有人把玉参丁拌进酸奶,有人用玉参汁做冰棍,还有个健身博主发明了玉参红枣能量棒,这些新吃法虽然有趣,但老行家提醒:鲜玉参切片晒干时,千万要阴干不能暴晒,否则有效成分会流失大半。

避开误区才能事半功倍

别看玉参性平温和,服用时也有讲究,有次朋友送我东北野山参,我好心加了玉参一起炖鸡,结果汤喝着发酸,后来才明白,玉参不宜与藜芦同用,炖肉时也要撇净浮沫,体质虚寒的人最好搭配黄芪,而爱上火的朋友则可以试试玉参麦冬茶,最逗的是我妈,有次把玉参当成生姜放菜里,结果整锅汤苦得没法喝——原来玉参要冷水下锅才出甜味,滚水烫过就会发苦。

鉴别真假的小窍门

市场上染色的假玉参不少,我吃过三次亏才学会辨别,真玉参断面是透明的胶质状,闻着有淡淡的红薯香,嚼起来先是微甜,接着会有丝丝凉意,记得去年在景区买的"特级玉参",回家用开水一泡全掉色,后来才知道是用硫磺熏白的劣质货,现在买玉参我专挑带芽眼的,因为真正的玉参晾晒后会在两端留下细小的缩孔,这是机器造假做不到的细节。

四季皆宜的养生智慧

老苏州人有句话:"宁可三日无肉,不可一日无玉参。"他们春天用玉参炒蚕豆,夏天煮玉参薄荷饮,秋天酿玉参桂花蜜,冬天煨玉参羊肉汤,我最佩服的是一位开淘宝店的90后姑娘,把玉参做成了便携装:独立包装的玉参含片、即饮型玉参露,甚至开发出玉参面膜粉,不过要我说,最好的吃法还是最传统的——每年冬至挖出的鲜玉参,用清水煮到半透明,蘸点麦芽糖,那股温润清甜,才是真正的"草根燕窝"。

这味被《中国药典》收录的古老药材,正以各种新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抓把玉参回家试试,或许你会像我一样,渐渐离不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