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整理药柜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好多中药名字里都带"金"字!作为李家的后人,突然对这些"金"字辈的草药产生了浓厚兴趣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些名字里带"金"的中药植物,看看它们有啥特别之处。
这些"金"字号中药你认识几个?
-
金银花:最熟悉的陌生人 说起带"金"的中药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银花,这名字听着富贵,其实它在山野间随处可见,五月开花时,黄白相间的花苞像小金银锁挂在藤蔓上,老辈人总说"喉咙痛就喝金银花露",确实管用,不过要认准忍冬科的正品,市面上有些劣质品是用硫磺熏过的。
-
金线莲:深山里的"仙草" 在闽南地区,金线莲可是宝贝,它的叶片背面有金色脉络,像绣了金线似的,以前听爷爷说,这种兰科植物能解酒护肝,现在倒是成了高档养生茶,不过野生的越来越少,人工种植的品相总差些意思。
-
金樱子:山里的"糖罐子" 小时候最爱去山里摘金樱子,这蔷薇科的小野果成熟后甜津津的,中医拿它治肾虚遗尿,我们却当零食吃,不过那小核儿卡嗓子眼的滋味,现在想起来还犯怵!
名字带"金"的治病高手 4. 金佛手:能看不能吃的"佛手瓜" 第一次见金佛手以为是蔬菜,结果老中医说这是理气化痰的良药,它晒干后香气持久,泡水喝能缓解胸闷,不过新鲜时千万不能吃,含有毒素呢!
-
金果榄:苦到怀疑人生的"救命果" 这名字听着像水果,其实是防己科的青牛胆,外皮青黄带麻点,断面像橄榄,别看长得丑,治疗咽喉肿痛是一把好手,不过那苦味简直了,含嘴里能苦得皱眉半小时。
-
金荞麦:田野里的"消炎药" 秋天去郊外,总能看到红茎绿叶的金荞麦,它的三角形果实像小铃铛,根茎入药能清肺热,村里老人常用它煮水治肺痈,说是"穷人的抗生素"。
名字带"金"的颜值担当 7. 金莲花:不是荷花的亲戚 别被名字骗了,金莲花是毛茛科的,跟荷花八竿子打不着,它开黄色小花,晒干后泡茶有股清香,据说能祛痘美容,不过孕妇要少喝,性子偏凉。
-
金沸草:会"吐泡泡"的杂草 这种菊科植物的叶子背面有白色绒毛,晨露凝结时像煮开的沸水,它能降气化痰,治疗咳嗽有奇效,小时候总爱揪它的绒球玩,粘得满手都是。
-
金盏菊:阳台上的"小太阳" 家家阳台常见的观赏菊,其实也是味中药,橙色的花朵晒干后泡茶,能消炎抗菌,不过要小心花粉过敏,我家二丫头就中过招。
那些容易被误解的"金"药 10. 金不换:不是黄金却珍贵 在南方,"金不换"指的是罗勒,这名字听着霸气,其实就是西餐里的九层塔,它能疏风解表,治疗头痛感冒,不过我们更爱用它炒螺蛳,那香味绝了!
金铁锁:听着威武的"小草" 第一次听说这名字以为是个大块头,见面才知道是株矮小的石竹科植物,它在云南用来跌打损伤,根部像铁丝一样硬,真应了"铁锁"之名。
使用这些"金"药的小窍门
-
配伍禁忌要记牢 带"金"的中药多属寒凉性质,像金银花、金莲花这些,脾胃虚寒的人要少用,特别是女性经期,最好避开金荞麦这类寒性药材。
-
新鲜vs炮制有讲究 金樱子、金佛手这类果实类药材,新鲜时药性较猛,晒干后更温和,自己采挖的话,建议晒干保存,现用现取。
-
食疗偏方试试这些
- 金银花+菊花:熬夜救星茶
- 金桔+蜂蜜:润喉止咳膏
- 金线莲炖鸡:术后调养汤
写到这里,忽然想起奶奶常说的:"名字带金的草药,多半是上天派来治病救人的。"虽然有点迷信,但这些祖辈传下来的用药智慧确实了不起,不过现在采药可要守法,很多带"金"的野生药材都是保护植物了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多留意这些"金"字辈的宝贝,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