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头晕恶心吐得不行,西药吃了没效果怎么办",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这种毛病可有一套了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调理头晕呕吐的老毛病,不过先说好,具体用药还得找大夫把脉,咱就聊聊辨证思路和经典药方。
先分清你是哪种"晕" 别看都是天旋地转想吐,背后的原因可差老了去了,就像同是感冒,有的是风寒有的是风热,这头晕呕吐也得先号号脉、看看舌苔,我见过太多人自己瞎买药吃,结果南辕北辙越吃越糟。
肝阳上亢型(最常见) 特征:突然头晕得像坐过山车,头胀得要爆开,太阳穴突突跳,舌头红得发紫,半夜容易醒,这种多是熬夜熬的,现在年轻人手机玩多了都容易这样。
经典方子: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克平肝风,钩藤20克(后下)息肝火,再配点石决明30克镇镇场子,要是血压高的朋友,加点夏枯草15克特别灵,记得钩藤得等药快煮好前5分钟再下,不然有效成分全跑了。
痰湿中阻型 特点:晕起来像裹着层湿被子,胃里翻江倒海,舌头腻得能刮出一层油,这种多半出现在梅雨天或者暴饮暴食之后,很多中年发福的朋友容易中招。
推荐方剂: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9克化痰湿,白术15克健脾胃,天麻10克止眩晕,这三味药堪称黄金搭档,再加点茯苓30克利水渗湿,陈皮6克理气,煮出来的汤药虽然苦点,但效果杠杠的。
气血两虚型 表现:晕得跟饿了三天似的,脸色蜡黄,蹲久了起来眼前发黑,女性朋友经期后特别明显,这种体质的人千万别跟着别人吃清热药,越吃越虚。
调理妙方:八珍汤打底 当归12克补血,黄芪30克补气,白芍15克养阴,嫌药味大的可以加红枣5颗、生姜3片调味,建议做成药膳,炖鸡汤的时候把这些料包放进去,连吃一周就能感觉精神多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
别见晕就止晕 很多人一晕就吃眩晕停,这就跟发烧就吃退烧药一样治标不治本,上次有个小伙子连续吃半个月西药,结果查出肾损伤,得不偿失。
-
偏方别乱试 网上流传的"芹菜根煮水""车前草泡茶",这些顶多算辅助疗法,去年有位阿姨听信偏方喝生姜蜂蜜水,结果胃酸过多住进医院,真是怕了。
-
忽视情绪影响 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眩晕跟焦虑抑郁有关,有个创业的小伙子天天应酬,最后查到是颈椎问题引发的眩晕,调整作息后不药而愈,所以该休息就得休息,别硬扛。
日常调理小窍门
-
梳头养生法 每天用牛角梳从额头往后脑勺梳100下,重点按百会穴(头顶正中),这个动作特别适合早上起床后做,能提神醒脑。
-
穴位按摩套餐 内关穴(手腕横纹三指处)止呕超灵,晕车晕船按这里比吃药快,风池穴(后脖颈凹陷处)对脖子硬引起的头晕特有效,每天热敷10分钟能松筋活血。
-
饮食禁忌清单 肝阳上亢的少吃羊肉韭菜,痰湿重的远离牛奶甜食,气血虚的别碰生冷,记住任何体质都要少盐少油,腌制品、火腿肠这些隐形盐杀手千万躲远点。
什么时候该去医院? 如果出现这三个信号千万别硬扛:① 手指单侧发麻 ② 说话突然不利索 ③ 眼球震颤伴随剧烈头痛,这可能就是脑血管出问题的前兆,赶紧打120别耽误。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讲究辩证施治,同样眩晕有人适合温补有人需要清热,就像同样感冒,有人喝姜汤管用,有人喝反而加重,关键得找明白人把脉,大家如果试过哪些有效的食疗方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