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痔疮这个难言之隐,真是让人坐立不安,前几天邻居王叔捂着屁股直咧嘴,一问才知道又被痔疮折磨得整宿睡不着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了对付痔疮的妙方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那些藏在药柜里的"救星"。
【内服篇:这些草药专治"出口"问题】 要说调理痔疮,首推槐角,这味药名字就带着画面感,它其实是国槐的果实,长得像小豌豆似的,老中医说它就像肠道清洁工,既能凉血止血,又能清大肠火气,记得小时候见爷爷总爱用槐角泡茶,淡淡的清香里还带着点甜味,说是能预防便秘。
地榆也是常客,这味草药有趣得很,新鲜断面遇上水就变黏,像天然创可贴,对便血严重的痔友特别管用,熬汤药时加几片,喝着有点苦涩,但效果真不赖,不过要提醒一句,脾胃虚寒的朋友别贪杯,免得肚子闹脾气。
说到经典配方,不得不提槐角丸,这个黑褐色的小药丸把槐角、地榆、黄芩等几味猛将凑一起,专门对付大便带血、肛门肿痛的情况,药店三块钱一瓶,饭前服用最好,就是味道有点一言难尽。
【外治篇:坐浴良方胜过千元药膏】 别看痔疮长在外头,外用药才是见效最快的,苦参这味药堪称肛肠科圣手,50克煮水后趁热熏洗,那种酥麻感直冲天灵盖,熏完立马感觉肉球消下去大半,记得去年表姐孕晚期痔疮发作,用这个方法三天就能正常坐沙发了。
黄柏配五倍子是个黄金搭档,两味药各抓20克,加水煮沸后晾到40度左右,每天早晚蹲着泡十分钟,这招特别适合术后护理,能促进伤口愈合,有个出租车司机大哥就是靠这个偏方,开着车都能完成每日熏洗任务。
冰片可是外用药里的急先锋,把这白色晶体掺在凡士林里,睡前薄涂一层,那种透心凉瞬间镇压住灼痛感,不过要特别注意浓度,指甲盖大小配10克凡士林就够了,用多了反而刺激皮肤。
【食补妙招:厨房里的痔疮克星】 别以为吃药就行,饮食调理才是长久之计,马齿苋算是野菜中的战斗机,焯水后拌点蒜末,酸脆爽口还能清热解毒,有次在农家乐吃到凉拌马齿苋,老板神秘地说这是他们村治痔疮的祖传菜,结果那盘菜被我们桌抢得精光。
无花果炖猪蹄听着油腻,却是润肠通便的佳品,每周吃两次,把无花果切开和猪蹄慢炖,果肉吸饱汤汁变得软糯香甜,这道菜特别适合产后痔疮的新妈妈,既能补气血又不上火。
说到饮品,决明子菊花茶必须拥有姓名,抓一小把炒过的决明子,配上三五朵杭白菊,开水冲泡后当茶饮,这杯茶喝起来微苦回甘,对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最合适,既能清肝明目又能预防痔疮。
【生活细节:这些习惯比吃药管用】 老话说"十人九痔",其实很多坏习惯都是罪魁祸首,记得每坐一小时就起来活动五分钟,模仿猫咪伸懒腰的动作,能有效缓解盆腔充血,上厕所别带手机,超过五分钟的马桶时间就是在给痔疮创造温床。
运动方面推荐提肛运动,说白了就是憋大便的动作,每天早中晚各做30次,刚开始可能会肚挤眼下方酸胀,坚持一周就能感觉到括约肌力量增强,还有个冷知识:倒骑自行车特别利于肛门血液循环,公园里常见大爷们这么骑。
最后提醒各位,中药虽好但见效较慢,急性发作期还是要及时就医,特别是出现喷射状出血、肉球卡在肛门外收不回去的情况,千万别硬扛,记住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智慧,再配合现代医疗手段,让痔疮从此不再是困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