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脾温肾的中药有哪些?这10种食材帮你调理虚弱体质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劲、怕冷还老跑厕所?这可能是脾肾在"求救"了!中医说的脾虚肾虚可不是小事,这两个脏腑就像身体的"后勤部长",一个管营养吸收,一个管能量储存,今天就给大家盘点10种既能健脾胃又能温补肾阳的中药,附带实用食疗方,看完记得收藏!

为什么要健脾温肾?

现代人十个里有八个都存在脾肾两虚的问题,熬夜伤肾、饮食不规律伤脾,长期下来就会出现:

  • 早上起床累得像没睡
  • 吃点凉的就拉肚子
  • 手脚冰凉穿再多也没用
  • 腰酸得像坐了一天办公室
  • 头发大把掉、记忆力下降

别急着吃各种补品,先认清自己的体质,如果是舌苔白腻、小便清长、容易水肿,多半属于脾肾阳虚,这时候就需要温补的中药来调理了。

十大健脾温肾中药详解

黄芪——补气界的扛把子

老中医常说"外行吃人参,内行吃黄芪",这味黄金药材能同时补脾肺之气,特别适合爬楼梯都喘、稍微受凉就感冒的气虚体质,炖鸡汤时放30克,喝一周就能感觉精神多了。

党参——平民补品之王

买不起人参?党参是最佳平替!它能健脾益气,改善食欲不振,推荐做法:党参20克+红枣5颗煮水,当茶饮特别合适上班族。

山药——食药同源的万能选手

别小看家常的山药羹,它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"益肾气、健脾胃"良药,建议选铁棍山药,蒸着吃最养人,每天半根就能改善慢性腹泻。

茯苓——祛湿健脾高手

舌头两边有齿痕、大便黏马桶?这是湿气重的表现,茯苓粥(茯苓20克+大米50克)坚持吃两周,你会发现裤子不再那么紧绷了。

肉桂——暖身驱寒小能手

冬天手脚冰凉的朋友必备!炖肉时加2克肉桂,不仅能去腥还能温暖下焦,注意阴虚火旺者少吃,不然容易上火。

附子——回阳救逆猛药

这个可不能乱用!附子是大热之药,适合四肢厥冷、冷汗淋漓的严重阳虚患者,必须经过炮制且配伍其他药材使用,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
补骨脂——腰膝酸软克星

经常腰痛、牙齿松动的中年人注意了!补骨脂泡酒(50克+白酒500ml)每天喝10ml,坚持一个月会发现爬楼梯轻松多了。

菟丝子——阴阳双补妙药

男性福音来了!这味药既能温肾阳又不伤阴,搭配杜仲煎水喝,对尿频、早泄特别有效,记住要用盐水炒过的才好。

枸杞子——明目抗疲劳神器

别只会泡水!枸杞20克+粳米煮粥,对肝肾阴虚导致的眼花干涩效果显著,但感冒发烧时别吃,容易闭门留寇。

熟地黄——补血填精基础款

脸色苍白、月经量少的女生看过来!熟地黄煲汤(15克+当归10克)每周两次,三个月后你会发现气色红润了,注意要配合陈皮防滋腻。

实用食疗方案

早餐推荐:四神豆浆

茯苓10克+芡实10克+莲子10克+山药10克,打成豆浆,特别适合早晨腹泻、白带多的人群。

午餐搭配:当归生姜羊肉汤

羊肉250克+当归15克+生姜5片,炖煮1小时,冬天吃这个,整个人从胃暖到脚底板。

晚餐选择:枸杞叶猪肝汤

鲜枸杞叶100克+猪肝50克,滚汤饮用,既能补肝肾又能明目,电脑族必喝。

宵夜点心:核桃黑芝麻糊

核桃仁30克+黑芝麻30克+糯米粉适量,小火慢熬,睡前一小时吃,既补肾又不影响睡眠。

注意事项

  1. 所有药材都要辨证使用,湿热体质慎用温补药
  2. 感冒期间暂停进补,防止"关门留寇"
  3. 补药不宜天天吃,建议吃三天停一天
  4. 孕妇、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
  5. 出现口干、便秘等上火症状要及时减量

经典名方推荐

  • 脾肾两助丸:适合倦怠乏力、腰膝酸软者
  • 附子理中丸:针对腹痛泄泻、四肢冰凉
  • 金匮肾气丸:专治小便不利、水肿明显
  • 归脾丸:气血双补,改善失眠健忘
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就像存钱罐一样,每天存一点,三个月后就会发现身体的变化,如果症状严重,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把脉开方,切忌自行抓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