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"浑身痒到崩溃,西医药膏只能管一会儿,有没有根治的法子?"其实啊,这种情况我深有体会,三年前我妈突然全身冒红疹,痒得整宿睡不着,抓得皮肤都结痂了,当时跑遍皮肤科都没断根,后来还是老中医开的方子调理好的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调理全身瘙痒,都是实实在在的经验!
全身瘙痒不是小事,可能是身体在报警
很多人觉得痒就使劲挠,其实这是身体在拉警报,中医角度看,皮肤瘙痒多半和这三个因素有关:
- 湿热毒淤积:就像下水道堵塞,体内湿气排不出去,容易长湿疹荨麻疹
- 血虚风燥:血液亏虚的人皮肤得不到滋养,秋天常见这种干痒
- 外邪入侵:换季时冷热交替,风寒趁机钻进毛孔
记得我妈当时舌苔又黄又腻,老中医说是体内湿热太重,开了一周的薏米赤小豆汤代茶饮,配合外用艾叶水泡澡,三天就见效了,所以说找准根源特别重要,不要盲目跟风喝药。
中药止痒的三大绝招,家家厨房都有料
这些年试过不少土方子,发现真正有效的往往特别简单,给大家说说我们家常备的"止痒三剑客":
第一招:祛湿排毒茶 材料:炒薏米30g+红豆20g+茯苓15g 做法:煮水当茶喝,一天喝两保温杯 作用:特别适合夏季闷热引起的瘙痒,喝完尿多别慌,这是在排湿气
第二招:止痒浴方 配方:金银花50g+野菊花30g+薄荷15g 用法:煮开水晾到40度泡澡,重点洗患处 注意:这个方子救急特别好,我家阿姨荨麻疹发作时就靠它缓解
第三招:内服经典方 基础方:防风10g+蝉蜕6g+白鲜皮15g 加减法:
- 湿热重加黄连5g
- 晚上痒得厉害加生地15g
- 怕冷风吹加桂枝10g 熬药技巧:头煎大火煮沸转小火咕嘟20分钟,二煎加水再煮15分钟,混合分两次喝
老中医不会说的调理秘诀
光吃药可不够,这几个细节做不对,效果至少打对折:
- 忌口清单要记牢:羊肉海鲜辣椒酒,这四样千万忍住不吃,我妈当年馋嘴偷吃虾,当晚痒到打滚
- 洗澡水温有讲究:千万别用烫水洗脸,40度温水最合适,洗完马上抹凡士林锁水
- 晒太阳要巧安排:早上9点前晒后背20分钟,帮助阳气驱寒湿,但别暴晒伤皮肤
- 情绪管理很重要:焦虑烦躁会加重肝火,睡前揉按太冲穴能疏肝解郁
不同体质这样调理更有效
中医最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痒,调理方法大不同:
- 肥胖痰湿型(舌苔厚腻):重点喝冬瓜荷叶茶,配合刮痧背部膀胱经
- 消瘦阴虚型(皮肤干燥):多吃银耳百合羹,用橄榄油捈身体乳
- 反复发作型:建议连续喝两周四物汤打底,加上夜交藤15g安神
去年邻居张姐浑身痒了半年,西医说是神经性皮炎,按上面方法调理后,现在每天广场舞照跳不误,她说最关键的是坚持,前两周可能效果不明显,但一个月后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。
特别注意这些坑别踩
- 别盲目信"特效方":网上流传的蜈蚣蝎子偏方慎用,重金属中毒得不偿失
- 中成药也要辨证:除湿止痒软膏适合湿热型,血虚的用会越涂越干
- 西药中药间隔2小时:防止药物相互作用,特别是吃抗过敏药期间
- 内衣要纯棉透气:化纤材质摩擦会产生静电,加重皮肤刺激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痒到影响睡眠或者出现溃烂,一定要先去正规医院排除严重皮肤病,中药调理就像炖汤,小火慢熬才有滋味,我妈现在养成了每周喝两次祛湿茶的习惯,两年没再复发,调理身体真的急不得,耐心才是最大的良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