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杞子:从滋补圣品到网红水果
说起枸杞,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超市里红彤彤的"枸杞子",但很多人不知道,这颗不起眼的小果子只是枸杞树的"冰山一角",小时候常趴在老家枸杞树下玩,奶奶总说"这树浑身都是药",现在想想,她老人家的话还真不假!
枸杞子入药的历史能追溯到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称作"却老圣果",现在年轻人用它泡水抗疲劳,其实古人更看重它能"补肝肾、明目",我认识的老中医王大夫就说过:"现代人熬夜伤肝,每天嚼10颗枸杞比喝奶茶强多了。"不过别以为只有红色的枸杞子有用,刚摘下的青枸杞其实更能清火明目,我们当地就用它拌凉菜。
现在市面上的枸杞产品五花八门,但真正懂行的都会挑"宁夏红瓜蛋",记得去年去枸杞产地,种植户老马教我辨别好坏:"好枸杞两头不发白,捏起来不粘手,泡水后像浮云一样慢慢下沉。"这些细节可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。
枸杞叶:免费野菜里的养生高手
很多人不知道,枸杞叶才是整棵树的"营养担当",清明前后,我家都会采一大筐嫩叶焯水凉拌,这叶子含有的甜菜碱和芦丁,可是降血压的好帮手,邻居张婶高血压多年,坚持喝枸杞叶茶,现在每天量血压都笑呵呵的。
在南方一些地方,枸杞叶被称为"天精草",做法也简单:摘顶端嫩芽,开水焯30秒,加蒜末香油一拌,比饭店的野菜套餐还清爽,不过要记住,采摘时留主枝,别把整片树林薅秃了,就像我爸说的:"咱们采叶不伤树,明年还来采。"
最近研究发现,枸杞叶的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还强,我试着用它煮鸡蛋汤,碧绿的汤色看着就诱人,不过要注意,体质虚寒的人别空腹喝太多,加点生姜中和就好。
枸杞花:短暂绽放的养生珍品
很多人没见过枸杞花,其实它和槐花很像,就是小了一圈,每年5月开花季,整个枸杞园香得像个大蜜罐,不过这花娇贵得很,太阳一晒就蔫,得凌晨带着露水采收。
我们当地有"三花饮"的偏方:菊花、茉莉花、枸杞花各取5克,沸水冲泡,说是能清肝明目,我试了半个月,对着电脑眼睛确实没那么干涩了,不过这花产量太少,市面上基本买不到,想尝鲜只能自己种棵枸杞树。
需要注意的是,鲜花性凉,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喝,我同事小李体寒还猛喝,结果闹肚子进了医院,老话讲"是药三分毒",养生也得讲究方式方法。
枸杞根:地下藏着的"降压猛将"
最让我惊讶的是枸杞根,中药叫"地骨皮",去年帮亲戚挖树苗,挖出段白生生的根,老中医看见宝贝似的收走了,他说这根能退虚热、降血压,特别是对更年期潮热特别管用。
不过可别自己乱挖,野生枸杞根药效虽好,但挖多了破坏生态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人工种植的,价格也不贵,我查过资料,地骨皮含有的"枸杞素"确实有调节血糖的作用,但得配伍其他药材使用。
要提醒的是,地骨皮性寒,得经过炮制才能用,我见过有人直接拿新鲜根煮水喝,结果拉肚子进医院,老辈人说"草木皆药三分毒",真不是吓唬人的。
这棵长在西北荒漠里的小树,从根到花都是宝贝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会吃,我总结了几个小窍门:
- 枸杞子每天吃15克就够了,过量容易上火
- 叶子焯水时间别超过1分钟,不然营养流失
- 鲜花要随采随用,放冰箱也别超过2天
- 地骨皮必须经过专业炮制才能入药
现在城里人流行在阳台种枸杞,既能观赏又能摘点叶子泡茶,我家那盆长了三年,春天新芽发得比绿萝还快,看着这些翠绿的小叶子,突然明白老祖宗说的"药食同源"是啥意思了,不过要真生病了,还是得找大夫开方子,把这些民间智慧当成锦上添花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