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,脸色蜡黄像营养不良?去中药店抓药时,老药师悄悄塞给我一包暗红色的小根须:"试试这个小红参,山里挖药人都知道它好。"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小东西,竟然藏着这么多养生秘密......
【深山里的红色精灵】 第一次见到小红参是在云南药材市场,摊主从布包里倒出一堆皱巴巴的红褐色根茎,像晒干的红枣核。"这是正宗小红参,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贵高原悬崖上。"老药农边说边演示辨别方法:真货断面有菊花纹,泡水后汤色金黄带甜香。
这种学名叫做"紫红参"的中药材,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还有"血参""岩参"的叫法,每年霜降前后,采药人腰系绳索悬在峭壁上采挖,新鲜参体切开会渗出朱红色汁液,晾干后变成暗红色,故得名"小红参"。
【千年补血秘方】 在贵州苗寨走访时,85岁的刘奶奶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祖传三代的补血方子:小红参+桂圆+红枣炖鸡汤,她说以前产后虚弱没补品,全靠这三方子养回来,现代研究发现,小红参含铁量是阿胶的3倍,更有特殊的活性成分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生成。
去年邻居王姐术后贫血,西医开的补铁剂喝了就胃疼,我给她配了小红参枸杞茶(小红参5克+枸杞10粒+黄芪3片),每天当水喝,半个月后再见面,她脸上终于有了血色,还说"这红参茶比红糖水管用多了"。
【意想不到的妙用】 别看小红参长得普通,却是妇科调经的"隐形冠军",有个做导游的朋友常年月经不调,老中医给她开了个小偏方:小红参粉末+当归+益母草煮蛋,现在她行李箱里总备着小红参蜜丸,说是对付高原反应和经期不适的神器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抗癌潜力,省肿瘤医院张主任透露,他们正在研究小红参中的多糖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,虽然尚未量产,但民间早就有用小红参炖肉给癌症患者补充元气的传统。
【这样吃才有效】 很多人买回小红参却不知道怎么用,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泡酒,50度纯粮酒浸泡三个月后,每晚喝一小盅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人群,注意要选玻璃瓶,金属容器会影响药效。
煲汤时加10克小红参,能让乌鸡汤的补血效果翻倍,但千万别像熬中药那样久煎,小红参的有效成分怕高温,砂锅煮沸后转小火炖20分钟最合适。
【小心这些雷区】 虽然小红参性温不燥,但三类人要慎用:高血压患者(可能升压)、孕妇(活血太强)、感冒发烧时(会加重热症),去年有个粉丝把小红参当保健品天天泡水喝,结果流鼻血,这就是典型的过量服用。
市场上造假也不少,染色党参冒充的情况常见,记住正品小红参泡水后汤色金黄透亮,假货则会浑浊发褐,某宝几十块包邮的"野生小红参",基本都是人工种植的平坝参。
【寻参小贴士】 真正懂行的人会在雨季进山找药,新鲜的小红参捏起来柔软有弹性,晾晒时要先蒸后烘,这样营养成分才不会流失,如果在药店买,记得选带"GMP认证"的正规厂家,那些散装摆在布袋里的最好别碰。
上个月陪老妈去复查贫血,血红蛋白指标终于正常了,看着抽屉里剩下的半袋小红参,突然想起老药师的话:"这参啊,就像山里的老实人,不争名不抢功,但关键时刻最靠得住。"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概念炒作的养生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实在的"红色守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