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很多小伙伴都跟我吐槽说手脚冰凉、容易感冒,明明穿得很厚还是觉得冷,其实啊,这些都是体内有寒气的表现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到底哪味中药最能赶走寒气?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简单——就是厨房里常见的生姜!
说起驱寒,咱们老祖宗可有讲究了,中医认为"寒从脚生,病从口入",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喜欢喝冰奶茶、露脚踝,寒气早就偷偷钻进身体里了,前两天我去菜市场买姜,卖姜的大爷跟我说:"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养生,我们那时候月子里都要喝姜汤补身子呢!"
你可别小看这黄澄澄的根茎,《本草纲目》里可是明明白白写着:"姜,御湿之菜也",现代研究也发现,生姜里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,喝完姜茶后全身发热就是这个道理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隔壁王奶奶每天熬一大锅姜糖水,全家人喝了整整一冬天都没感冒。
说到具体用法,那可真是五花八门,最简单的就是煮姜茶:切3-5片鲜姜,加水煮沸后放点红糖,趁着热气腾腾喝下去,整个人立马就能暖和起来,要是嫌麻烦,可以直接嚼姜片,早上起床含一片,既能提神又能暖胃,我妈现在还保持着每天早晨吃姜的习惯,她说就像给肠胃穿了件小棉袄。
不过要注意哦,生姜虽好也不是人人都适合,像经常口腔溃疡、便秘的热性体质朋友就要少用,我同事小李就是个反面教材,明明属于"火娃"体质,听说姜能驱寒,天天早晚喝姜茶,结果脸上痘痘冒得像火山爆发一样,所以建议大家先用少量试试,如果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就要停一停了。
除了内服,外敷也很有讲究,老一辈常说"三九贴姜",其实就是把姜汁加热后敷在穴位上,去年我试着把姜末装进袜子里,看电视时踩在脚下,没想到半小时后脚底板直发烫,那叫一个舒服!现在市面上还有现成的姜精油,滴几滴在泡脚水里,寒气顺着毛孔就逃出去了。
说到这儿,肯定有人要问了:生姜和干姜有什么区别?这可是大学问!新鲜生姜偏于解表散寒,就像感冒初起时喝的姜汤;而炮制过的干姜则更擅长温中暖胃,适合脾胃虚寒的人,我记得有次吃多了螃蟹肚子疼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炮姜,说是专门对付这种寒邪伤胃的情况。
现在市面上还流行各种"网红"驱寒法,什么红枣枸杞姜茶、可乐煮姜、甚至姜汁撞奶,要我说啊,万变不离其宗,关键就在那一味姜,就像我家楼下早餐店的阿姨,每天熬姜枣茶免费招待客人,十年如一日,她说这是祖传的驱寒秘方。
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:生姜最好在上午食用,晚上吃容易上火;烂姜千万别碰,会产生有害物质;搭配红糖、大枣效果翻倍,这个冬天,不妨给自己煮杯暖暖的姜茶,既能驱散寒气,又能回味小时候妈妈端来的那碗热汤,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养生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