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铁们过年好!本以为今年能摆脱"行走的中药罐"称号,谁料腊月廿三小年夜,李医生那句"这副药喝完正好到正月十五"直接给我判了"有期徒刑",看着砂锅里翻腾的褐色药汤,我默默把手机日历上的"忌辛辣"改成了"忌一切快乐"。
要说这波中药缘,还得从年前公司年会说起,那天下着冻雨,我穿着露脚踝的马丁靴在会场忙前忙后,晚上又跟着同事去吃重庆火锅,当天半夜就开始咳嗽,连咳三天直接咳出了血丝,急诊室白炽灯下,老中医边写药方边摇头:"年轻人啊,要风度不要温度,现在知道错了?"
除夕那天我抱着保温杯缩在暖气片旁,看着春晚小品笑得前仰后合时,突然想起手里还攥着半小时要喝的中药,山楂丸就着温水送服的瞬间,电视里正演到贾玲说"太不容易了",我差点没绷住笑出声——这何尝不是我的心声?
最要命的是初一走亲戚,二姨刚进门就闻到药味:"大过年的喝药?"我妈赶紧打圆场说是养生茶,我端着药碗躲进阳台,看着楼下小孩放烟花,突然觉得中药蒸汽里飘着的艾草香,倒比满街的硝烟味更治愈。
李医生开的药方像精心编排的交响乐,黄芪补气,当归活血,陈皮理气,还有几味叫不上名的药材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,每天清晨六点,厨房准时飘起药香,我妈总念叨"良药苦口",却偷偷往我保温杯里塞蜂蜜,有次被我爸撞见,两个老顽童居然为"该放一勺还是半勺蜂蜜"吵了半天。
初五迎财神那天,我发现自己爬楼梯不喘了,初八雪夜里陪老妈遛弯,她突然说:"你走路姿势都变轻盈了。"最神奇的是元宵节,面对满桌芝麻汤圆,我居然只浅尝了一个——往年可是能干掉半锅的主。
当然也有翻车现场,同学聚会时嘴馋偷吃了炸鸡,当晚立刻喉咙肿痛,更尴尬的是情人节约会,男生刚凑近就皱眉:"你身上有...中药铺的味道?"我当场把保温杯藏到身后,从此出门必喷祖马龙蓝风铃。
不过现在摸着日渐光滑的脸颊,看着镜子里不再暗黄的气色,突然觉得那些捏着鼻子喝药的早晨、熏得满屋苦香的傍晚,还有被朋友调侃"当代林黛玉"的委屈,都成了特别的春节记忆,昨晚收拾药罐时,我妈居然冒出一句:"明年要不要继续?"吓得我赶紧把砂锅擦得锃亮——这"养生月"体验卡,体验一次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