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哪味中药能治胃疼?别急,老中医教你这样搭配着吃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"胃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",这话可一点不假,上个月连着加班几天,有天半夜突然被疼醒,那种绞着痛的感觉就像有人攥着拳头在肚子里揉搓,翻遍家里药箱只有几片西药,可想到长期吃西药伤胃的说法,硬是咬着牙挺到天亮,这时候才想起老辈人说的"中药调理",可该抓哪味药呢?

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胃疼的法子可多了,前年去看中医时,老先生边把脉边说:"年轻人胃疼多是肝气犯胃,得疏肝和胃才行。"当时开的方子里就有白芍这味药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白芍就像个温柔的调解员,能把痉挛的胃壁慢慢放松下来,有个同事每次痛经都喝白芍甘草汤,说是像给肚子敷了热毛巾,没想到对胃抽筋也管用,不过要提醒的是,白芍性寒,若是受凉引起的胃痛,最好搭配点生姜中和。

要说最接地气的养胃中药,甘草绝对排前三名,记得去年去甘肃出差,当地司机师傅教了个土方子:拿甘草泡茶,加两粒红枣,说是跑长途的必备饮品,开始还不信,结果喝了三天,原本吃完辣牛肉面就火烧火燎的胃居然老实了,现代研究说甘草里的甘草酸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,这不就是天然的铝碳酸镁么?不过甘草不宜长期喝,建议疼得厉害时连喝三天就要停一停。

南方人爱用的砂仁倒是让我开了眼界,上次去广东同事家,看她妈妈炖汤总要放几颗带壳的砂仁,凑近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,煮出来的汤特别清爽,她说这叫"唤醒脾胃",就像给怠工的肠胃小职员发了个开工红包,后来我试着用砂仁粉拌在小米粥里,没想到平时喝两口就胀气的胃,居然能咕嘟咕嘟喝完一整碗,砂仁特别适合湿气重引起的腹胀胃痛,配上陈皮效果更佳。

茯苓这味药最有意思,我们部门张姐管它叫"胃部除湿机",她常年手脚冰凉,胃疼起来还伴有哗哗的水声,老中医让她每天早晨空腹嚼三片茯苓饼,说是把脾胃里的水湿利出去,刚开始我还笑话这是零食疗法,结果两周后她真就不在办公室备着暖宝宝了,现在我也学着她,在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着茯苓夹心糕,嘴馋时就当健康零嘴吃。

前两天陪老妈看中医,老先生开的方子里居然有延胡索,这名字听着陌生,其实就是古书里说的"玄胡索",药房的大姐说这药特别神奇,磨成粉冲水喝,五分钟就能止疼,不过我试过一次,那味道简直像生嚼花椒树皮,呛得眼泪直流,后来改成煮鱼汤时放几粒,借着鱼鲜味掩盖苦味,倒是让术后恢复的老爸夸这汤鲜得有层次。

说到底,中药治胃病就像拼七巧板,单靠一味药难见效,我邻居王叔是个老胃炎,他摸索出个"四季调养方":春天用茉莉花配佛手片疏肝,夏天煮荷叶粥清暑湿,秋天炖山药百合羹润燥,冬天煨羊肉汤时必放胡椒和肉桂,他说这叫"顺着节气养胃气",这几年确实没见他捂着肚子皱眉头了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,公司附近中药店的90后顾客越来越多,前天取药时听见两个小姑娘讨论:"我查了小红书,说枳实能治饭后胀气,真的假的?"店员笑着说:"要配着白术才灵,单吃怕是要闹肚子。"看来传统药理遇上现代传播,擦出了不少新火花,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与其上网乱查,不如找个靠谱的中医师把把脉,毕竟咱们的胃就像娇贵的绸缎,得用对了法子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