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姨妈一来就疼到打滚,热水袋暖宝宝全没用!"这句话是不是说出了无数姐妹的心声?我折腾了十年终于搞明白,原来对付痛经真不能光靠硬扛,今天掏心窝子分享压箱底的调理经验,全是跟老中医偷师来的干货。
【宫寒型痛经必看】 很多姐妹手脚冰凉还总冒冷汗,八成是宫寒作祟,我试过最管用的方子就是当归生姜羊肉汤,每周喝两次,连喝三个月真的能感觉到变化,当归补血活血,生姜驱寒,羊肉温补,煮的时候加两勺红糖,汤头甜辣暖胃,喝完整个肚子都热乎乎的,有次生理期淋雨差点痛晕,喝了这个汤半小时就缓过来了。
【气滞血瘀要疏通】 要是每次痛经都像有石头在肚子里搅动,多半是气血淤堵,益母草煮鸡蛋堪称救星,益母草30克加鸡蛋两个,煮到蛋壳发白,记得把蛋壳敲碎继续炖,吃完蛋喝汤,我同事坚持吃了两个月,原本疼得脸色发白,现在居然能正常上班了,不过益母草是孕妇禁忌,没备孕的姐妹放心吃。
【老祖宗留下的止痛方】 说到中药方剂,少腹逐瘀汤绝对排前三名,小茴香、干姜、延胡索这几味药看着普通,组合起来却是活血化瘀的高手,我痛经最严重的那年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连续喝三个周期,疼痛从7级降到2级,现在药店都有配好的颗粒冲剂,比煎药方便多了。
【药食同源巧搭配】 别以为调理就要苦兮兮吃药,玫瑰花枸杞茶就能当日常饮品,玫瑰花疏肝理气,枸杞滋补肝肾,加几颗红枣甜甜的刚好,我办公室常备这个茶包,每天抓一把泡水喝,不知不觉发现生理期肚子没那么坠痛了,重点是好喝!比凉茶容易坚持。
【外敷内调双管齐下】 试过艾灸的姐妹都知道那种温热渗透的舒服感,关元穴、三阴交这两个位置重点照顾,点燃艾条熏15分钟,皮肤微红即可,实在怕烟的可以用艾叶泡脚,50克干艾叶煮水,泡到全身发热,我闺蜜坚持一个月,痛经推迟了两天,她说感觉自己像换了个子宫。
【避坑指南划重点】
- 中药调理最少要坚持3个月,别想喝两周就见效
- 经期能否服药要看体质,血瘀型经期喝反而止痛,宫寒型建议经前喝
- 别盲目跟风网红药方,找正规中医把脉辨证
- 配合忌口更重要,冰奶茶冰淇淋暂时戒掉吧
最后说句大实话,我现在抽屉里还备着布洛芬,但中药调理让我从每月"死一次"变成偶尔轻微不适,那些说中药慢的,大概是没遇到适合自己的方子,建议姐妹们先去医院做个激素六项检查,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再系统调理,毕竟我们的身体值得温柔对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