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不少朋友都咳嗽个不停,大家一交流症状,十有八九都在问:"这到底是感冒还是支气管炎啊?""支气管炎有中药方吗?"作为一个研究过中医典籍、走访过多位老中医的养生爱好者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支气管炎的那些事儿。
其实咱们老百姓说的"气管炎",在中医眼里可不只是简单的炎症,老祖宗把这种反复咳嗽、咽痒、痰多的毛病叫做"咳嗽""喘证",讲究的是辨证施治,就像炒菜要分荤素,治病也得先看体质。
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:中药调理支气管炎确实可行!不过可别急着去抓药,得先分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咳嗽,就像感冒分冷热,支气管炎也有不同证型,要是搞错了方向,好比给发烧的人捂棉被,反而适得其反。
最常见的有三种类型:
- 风寒袭肺型:咳嗽声重,白痰清稀,遇冷就加重,舌苔白滑,这时候适合用麻黄、杏仁这类辛温解表的药,经典方剂三拗汤就专门对付这种咳嗽。
- 风热犯肺型:咳黄痰、喉咙痛,舌头红得像草莓,这时候要用桑叶、菊花这类清热药,桑菊饮就是代表方子。
- 燥咳伤肺型:干咳无痰,嗓子像火烧,晚上咳得最厉害,这时候该用川贝、雪梨这类润燥的食材,杏苏散加减效果不错。
去年邻居王阿姨咳嗽了半个月,去医院拍片说是支气管炎,挂水吃药都不见效,后来找到我们社区陈大夫,老中医一看她舌苔发白,怕冷手脚凉,立马开了个小青龙汤加味,结果三副药下去,咳嗽就轻了一大半,这就是辨证准的好处!
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可不是熬锅汤那么简单,就拿最常见的桔梗来说,它能宣肺化痰,但用量大有讲究,陈大夫说过:"桔梗用多了容易呛喉,一般3-6克最合适,得像泡茶似的慢慢煎。"还有川贝母,得把表面的粉刷干净,不然会影响药效。
现在网上流传的各种偏方,说实话真不敢恭维,前阵子看某短视频教人用鱼腥草煮水治咳嗽,结果评论区一堆人说喝了肚子疼,鱼腥草确实是消炎良药,但性寒伤胃,脾胃虚寒的人根本受不了,所以说中药调理,真得找专业医师望闻问切。
除了吃药,日常调理更重要,我认识个快递小哥,常年在外跑,落下慢性支气管炎的毛病,后来听老中医的话,每天用罗汉果泡水喝,口袋里总装着陈皮梅,三年下来居然没再犯过,这说明对症调理加上长期养护,才是治本的法子。
现在年轻人喜欢熬夜、吃烧烤,体内火气旺,得支气管炎的越来越多,前两天闺蜜家孩子半夜咳醒,我让她赶紧煮点冰糖炖梨,结果第二天她说:"这土方法还真管用!"其实就是利用了梨的润肺功效,再加上冰糖滋阴,特别适合儿童燥咳。
说到底,中药调理支气管炎不是神丹妙药,而是细水长流的调养,那些古方子都是老祖宗千百年验证过的,关键是要用对地方,建议大家如果真的咳嗽超过两周,千万别硬扛,该查CT查血项,该吃抗生素就得吃,中药西药配合着来,才能好得快又除根。
最后送大家个保健方:秋天用百合、银耳、枸杞煮甜汤,冬天多吃白萝卜炖蜂蜜,平时没事敲敲肺经上的尺泽穴,记住这些小窍门,比吃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