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被闺蜜疯狂追问"你那个漏崩到底怎么治好的?"这事还得从半年前说起,当时我因为连续三个月不正常出血,西医诊断为"功能性子宫出血",开了黄体酮和止血药,结果药一停就反复,直到老中医爷爷给我开了副怪兮兮的药方,没想到真把困扰半年的漏崩给止住了!
先说说我当时的情况,每天换卫生巾的频率比上厕所还勤,白天不敢穿浅色裤子,晚上睡觉都得垫产褥垫,最吓人的是有次开会突然感觉血涌出来,那种尴尬和恐慌现在想起来还冒冷汗,西医建议做诊刮手术,可我才28岁还没生孩子,听着手术风险心里直打鼓。
转机出现在老家探亲时,爷爷看了我的舌苔(据说是淡白舌有齿痕),把了脉说"脾不统血",随手写了个方子:炙黄芪30g、炒白术15g、山萸肉12g、煅龙骨20g、仙鹤草15g、阿胶珠10g(烊化),特别嘱咐阿胶要单独炖化,其他药煎两次混合后分早晚温服。
刚开始喝那几天说实话没抱希望,药汤又苦又腥,没想到第三天就感觉出血量少了,原本2小时就要换的卫生巾,半天才换一次,喝完五副药,居然真的彻底干净了!现在每次月经前我都主动喝三天这个方子,再也没出现过淋漓不尽的情况。
这里必须科普下中医的智慧,爷爷说这种情况多是脾气虚不能摄血,就像水龙头松了关不紧,黄芪补气升阳,白术健脾燥湿,山萸肉收敛固脱,龙骨矿物质能吸附杂质,仙鹤草止血不留瘀,阿胶滋阴养血,这些药搭配起来既能治标止血,又能治本调体质。
不过姐妹们千万别盲目照搬药方!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漏崩,有人可能是血热妄行,有人可能是肾虚不固,我之前看过个案例,姑娘自己抄方子喝,结果把湿热体质喝得更严重了,建议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,确认自己是气虚型再试这个思路。
现在每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,我都会推荐先做两件事:一是记录出血情况(颜色、血块、伴随症状),二是晨起测基础体温,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判断是排卵障碍型还是黄体萎缩不全型,对症开方更准确,毕竟中药不是速效救心丸,坚持调理3个月才能重建月经周期规律。
对了,配合药膳效果翻倍!我后来每周必喝三次"三红汤":红枣6颗、赤小豆30g、花生衣15g,加红糖炖烂,这个组合补血又不燥热,特别适合我们这种长期失血的体质,还有五红丸(红豆、红枣、枸杞、红皮花生、红糖)打粉做早餐,坚持吃气血肉眼可见变好。
最后提醒一句,治疗期间一定要忌口!冰淇淋、西瓜、绿豆这些寒凉食物绝对不吃,连苦瓜、芹菜这类寒性蔬菜都要少碰,可以用桂圆姜茶代替冷饮,睡前用温水泡脚到膝盖,帮助阳气回升,我自己就是严格忌口一个月,配合适当运动,才彻底摆脱了这个噩梦。
现在看着每个月准时报到的"大姨妈",真的特别感恩遇见中医,那些说中药慢的朋友,真心建议耐心试试——毕竟能从根本上调理好身体,比天天吃激素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