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事儿?早上起床发现睡衣前襟湿了一片,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腥味,这种情况要是反复出现,可得留心了,说不定就是中医说的"乳漏"找上门了,上个月陪闺蜜看中医时,老大夫几句话就点醒了我们,原来这毛病不是羞于启齿的事儿,更不需要急着动刀子。
【先搞懂啥是乳漏】 其实很多姑娘都误会了,乳漏可不是单纯指哺乳期漏奶,老中医跟我说,只要非妊娠期、非哺乳期出现乳头异常溢液,都算乳漏范畴,就像隔壁王婶更年期那会儿,时不时衬衫湿一块,去医院检查又没大问题,其实就是肝火旺闹的,不过要留个心眼,要是溢出血性液体或者摸到硬块,赶紧上医院才是正经。
【老中医的望闻问切】 那天诊室里,张大夫盯着我闺蜜的舌苔看了半晌:"舌头尖红得像枸杞,脉象跟琴弦似的绷着,最近是不是总熬夜还爱生气?"这话听得我直冒冷汗,全中!原来这毛病多半跟着气滞、痰凝、血瘀有关,好比家里下水道堵了,淤积久了管道就要漏水,乳房里的经络不通,乳汁该出的时候不出,不该出的时候乱窜。
【三味药煮出转机】 张大夫开方子时特意嘱咐:"给你们开个温和的方子试试,柴胡5克疏肝理气,蒲公英10克清热解毒,生麦芽15克消消食,每天像煮茶似的焖着喝,当水喝都行。"我们半信半疑喝了一周,没想到闺蜜说胀痛轻了,以前稍微碰着就刺痛,现在穿内衣都敢挺直腰板。
这里头讲究可多了,柴胡好比疏通工,把堵着的气结给冲开;蒲公英就是清洁工,把乳腺管里的"垃圾"打扫干净;生麦芽最聪明,专门管那些不安分的乳汁分泌,不过张大夫再三交代,这方子得因人而异,湿热重的手心脚心发热的得加薏仁,怕冷手脚冰凉的要配点桂枝。
【药膳调理有门道】 光吃药还不够,大夫教了几个食补偏方,最绝的是鲫鱼豆腐汤,记住一定要加当归尾!上周我妈给我炖了三次,喝得我额头都不长痘了,还有秋天必吃的雪梨川贝羹,润肺的同时也帮着梳理肝气,不过要避开辛辣肥腻,火锅烧烤暂时忍忍,不然药效全被辣油冲走了。
【生活细节藏玄机】 调整作息比吃药还要紧,我强迫自己十点半关灯,睡前用梳子从腋下往胸口刮三十下,刚开始痒得想笑,刮了五天居然感觉肿块小了,文胸千万别勒着,某宝买的无钢圈款虽然丑,但透气舒服,现在终于明白为啥医生总强调要给乳房"松绑"。
【过来人的经验谈】 同事李姐去年也遭了这个罪,她当时听信偏方喝蜈蚣酒,结果喝得胃出血,所以千万记住,任何稀奇古怪的土方子都要先问过大夫,她自己后来老老实实吃中药,配合每周三次艾灸,三个月就断根了,现在她包里总揣着玫瑰花茶,说理气解郁最方便。
说到底,乳漏就是个信号灯,提醒咱们该关心自己的身体了,这半个月跟着中医调养,最大的收获倒不是症状减轻,而是学会怎么跟自己的五脏六腑相处,昨天照镜子发现脸色透亮了,估计是气血通畅的原因,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,如果溢液颜色发红或者突然增多,千万别耽搁,该做的检查一样都不能少,毕竟咱们调理身体,就像养护花盆里的兰花,既要细心浇水施肥,也得及时剪掉烂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