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地下的养生密码!这些根类中药图片里藏着千年智慧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前几天整理老柜子时翻出一本泛黄的中药图谱,封皮上写着爷爷年轻时当赤脚医生的笔记,翻开扉页就是各种根茎类的药材图,旁边还留着褪色的钢笔字:"根者本也,如树之根,乃药之精魂",看着那些盘根错节的图画,突然想起小时候在中药铺子玩耍的日子,抓一把枸杞当零嘴,偷尝甘草被爷爷发现时的窘态。

要说这中药材里的根类家族,可真是个卧虎藏龙的江湖,前些天去中医院拍药膳视频,老药师从玻璃柜里取出几块像树根似的药材,跟我说这都是调理身体的宝贝,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些长在土里却能治病的神奇草根们,顺便看看它们长啥样(文末有高清彩图)。

先说最有名的"东北三宝"之首——人参,这玩意儿在古代可是贡品,现在去长白山旅游还能看见参农拿着红绳绑着的小旗做标记,新鲜人参像穿着条纹睡衣的胖娃娃,须髯分明带着泥腥味,老辈人说"人参杀人无过,大黄救人无功",可见其药性之猛,不过现在市面上多是园参,真正的野山参比黄金还金贵,切片泡水能缓解疲劳,炖鸡时候放两片整个屋子都飘着特殊的香气。

再说说女人补血的老朋友当归,这名字听着就像武侠剧里的侠女,其实它的根部晒干后蜷缩成拳头状,表面有棕褐色的鳞片,记得去年姨妈期肚子疼,老妈煮了当归生姜羊肉汤,那股子辛香混着肉味,喝下去整个人都暖洋洋的,中医说它能"上行头目,下行血海",难怪被称作"女科圣药",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。

还有老百姓最熟悉的黄芪,外号"补气将军",山西老陈醋厂旁边的山坡上就长着大片黄芪,秋天采挖时根须能拉出半米长,切成斜片的黄芪像淡黄色的迷你月亮,炖鸡汤时扔几片进去,汤色瞬间变得金黄透亮,我常年熬夜写稿,保温杯里总泡着黄芪枸杞,虽说不上立竿见影,但确实少了些疲乏感。

说到甜口儿的中药,甘草必须拥有姓名,这玩意简直就是中药界的交际花,既能调和诸药又能单独上场,甘肃老家的甘草田里,夏天望去一片翠绿,挖出来的根煮水喝比冰糖雪梨还润喉,不过别被甜味骗了,它可是有"国老"之称,就像厨房里的盐,少了它整锅药汤都不协调。

最近直播时观众总问黑发秘方,其实何首乌才是正主,新鲜的何首乌切开会流出墨汁般的汁液,晒干后变成黝黑的块根,以前奶奶总用它炖黑豆排骨汤,说是"吃哪补哪",虽然科学依据存疑,但那独特的草木香气确实让人胃口大开,不过要注意炮制过的才安全,生首乌含有蒽醌类物质,吃多了反而伤肝。

讲真,这些长在土里的宝贝们各有脾气,比如党参要选狮子盘头的才好,柴胡得挑根条粗长的,而丹参则以紫红色为佳,辨别好坏也有门道:闻着要有自然的草本香,摸起来干燥不返潮,断面纹理清晰的才是上品,现在药店里常有硫磺熏过的药材,买的时候得擦亮眼睛。

这些年拍摄中医药题材短视频,发现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养生,上个月做了期"五指毛桃煲汤"的视频,评论区全是求购链接的,其实这些根类中药最好的用法还是慢火细炖,就像中国人的性格,讲究个细水长流,下次去菜市场看见卖茯苓的摊位,不妨带两块回家,配着薏米熬粥,祛湿效果比抽湿机还管用。

对了,最近发现个有趣的事:城里咖啡馆流行"中药拿铁",黄芪美式、当归摩卡都有人尝试,不过咱们自己在家玩的话,还是老老实实煮养生茶实在,附上几张手机拍的药材实拍图(如下图),都是跑遍中药材市场淘来的好货,认准这些特征就不会买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