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喉咙干痒,刷手机看到邻居张阿姨晒她家阳台的小药圃,突然发现那盆看着眼熟的绿植居然是甘草!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个在中药铺里神出鬼没的"草"家族,早就悄悄住进了我们的生活。
要说带"草"字的中药,第一个蹦出来的准是甘草,这味被称作"国老"的药材,在广东人的凉茶铺子里可是当家花旦,记得去年咳嗽老不好,我妈从柜子底翻出个铁盒子,里面躺着几块黑褐色的根块,煮水时飘出的甜香竟像极了小时候喝过的蜜饯茶,后来才知道,这就是能调和百药的甘草,难怪连王维都写"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",把竹子比作君子,大概古人也早看出甘草这般温润如玉的脾性。
前阵子去中医院看痘痘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赫然写着"紫草",这名字听着就自带神秘感,上网查了才知道,这深紫色的小家伙竟是古代贵女的养颜秘方,想起外婆压箱底的檀木盒里,总藏着些紫红色的油膏,说是能祛疤,敢情就是用紫草熬的?现在美妆博主常说的"紫草膏",不正是把这味千年古方换了身精致包装?
有次在火锅店看见服务员往汤底撒了把墨绿色的草末,问了才知道是"灯心草",这名字听着就像从古诗里走出来的,细看果然像灯芯般纤细,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小草竟是清热利水的高手,怪不得四川人吃火锅要放它,既能降火又不会盖住牛油的香气,突然想起《本草纲目》里说灯心草能治小儿夜啼,看来古人育儿经里也藏着草木智慧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"仙鹤草"居然长在单位楼下的花坛里,这名字带着仙气,功效更是神奇——听说它能收敛止血,村里老人摔伤都用它捣烂外敷,有次同事胃出血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味药,配着阿胶炖汤喝了一周居然见效,这让人想起武侠小说里的灵丹妙药,谁料想平凡如草的它真有"续命"之功?
说来有趣,这些带"草"字的中药大多性味平和,像鱼腥草虽气味冲天,却是天然抗生素;蒲公英看似不起眼,消乳散结的本事连西医都点赞,现代人总爱追捧进口保健品,却不知老祖宗留下的"草"字号军团,才是真正接地气的养生高手,下次嗓子疼别再猛灌胖大海,抓把甘草紫草煮壶养生茶,说不定比保温杯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