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中药前的准备工作
很多朋友拿到中药包,一看里面有几味需要"先煎"的药材就头大,别慌!其实只要搞清楚步骤,熬药一点都不难,先说说工具:砂锅或不锈钢锅是首选,千万别用铁锅、铝锅,不然药性容易被破坏,如果没有砂锅,家里那种厚实的陶瓷煲汤锅也能凑合用。
先煎药到底是啥?
先煎的药材通常分为两类:
- 矿物类、贝壳类硬药材:比如石膏、牡蛎、磁石这类"硬骨头",直接和别的药一起煮,有效成分根本出不来。
- 毒性较强的药材:比如附子、乌头,必须先煎半小时以上降低毒性。
举个例子,要是药包里有鳖甲(乌龟壳),这就是典型的先煎货,记得先单独把它丢锅里煮30分钟,再用这锅水继续熬其他药材。
手把手教你熬药步骤
第一步:泡药
所有药材(包括先煎的)都要先用冷水浸泡,加多少水?一般水面没过药材2-3厘米就行,泡多久?至少30分钟,夏天热的话放冰箱冷藏泡着更安全,免得变质。
第二步:处理先煎药
把需要先煎的药材捞出来,单独放锅里加水煮,注意火候: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,比如附子要先煎60分钟,石膏煎30分钟,具体时间看医嘱或药包上的标注。
第三步:合兵一处
先煎的药煮够时间后,再把剩下的药材全部倒进去,这时候水位可能会下降,不够的话加热水补到高出药材2厘米左右,记住千万别加冷水,不然好不容易煮沸的药汤会闹脾气!
第四步:掌握火候
一般药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-30分钟,但叶子类(如薄荷)、花类(如菊花)要后下,在关火前5分钟才放进去,滋补类药材(如阿胶)可能要炖更久,具体听医生的。
第五步:滤药收工
煮好后别急着喝!用纱布或滤网把药渣捞干净,药汤装碗里晾到不烫嘴再喝,药渣别浪费,可以再加水煎第二次,不过先煎的药材就不用重复煮了。
先煎药的常见误区
误区1:先煎时间不够
有人图省事,把先煎药随便煮个十分钟就加其他药,这等于白搭!附子里的有毒成分鸟头碱必须煮透,否则轻则舌头发麻,重则中毒。
误区2:先煎药和其他药混着泡
千万别把所有药一起泡!先煎药泡过的水可以直接用来煎,但其他药材要单独泡,不然先煎药泡出的杂质全融进药汤里了。
误区3:中途加水加错方式
如果熬药中途发现水快烧干了,必须加开水!凉水会让药汤温度骤降,搞不好还会引发药材中的蛋白质凝固,影响药效。
特殊药材处理大全
除了先煎药,还有些"傲娇"药材要特殊对待:
- 后下药:像薄荷、砂仁这种挥发性强的,关火前5分钟撒进去,焖一会就行。
- 包煎药:车前子、蒲黄这类细小颗粒,得用纱布包起来煮,不然满锅都是渣。
- 烊化药:阿胶、鹿角胶要等药煮好后,趁热搅化进去,千万别直接丢锅里煮!
老中医私房小窍门
-
盖不盖锅盖?
一般建议盖着盖子煮,但像薄荷这种挥发性强的药,煮的时候可以留条缝,免得香味全跑光。 -
煎糊了怎么办?
赶紧关火!轻微糊底的药汤还能喝,但糊得冒烟的千万别心疼,倒掉重新熬,强行喝下去可能拉肚子。 -
药汤太苦咋整?
喝完含块冰糖,或者拿山楂片压压味,千万别捏着鼻子硬灌,小心呛到引发呕吐反射。 -
隔夜药能放冰箱吗?
能!但最多存一天,喝前热到温热状态,千万别微波炉叮,会把药性破坏掉。
终极避坑指南
- 别用铜器/铁器:金属离子会和药材打架,搞出奇怪反应。
- 别偷懒用高压锅:虽然省时间,但高温高压会破坏某些药材的有效成分。
- 别信偏方加大剂量:医生开的量都是算好的,自己乱加可能导致中毒。
- 别混合西药一起吃:间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