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收拾药箱翻出包陈年竹茹,倒是让我想起中医里那些带"竹"字的宝贝,老话说"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",这翠绿的植物不仅风雅,浑身上下竟藏着这么多治病良方,今儿咱就唠唠这些藏在竹筒里的养生密码,保准让你看完想往家里阳台多种几盆竹子。
【竹茹:文人墨客的化痰神器】 要说最接地气的还得数竹茹,这玩意儿就是竹子刮下来的二层皮,晒干后卷得像金针菇似的,记得小时候咳嗽,奶奶总拿它煮水,喝着有股淡淡的青草香,中医说它能清热化痰,像咱们熬夜上火喉咙里卡着的那口痰,用竹茹炖雪梨特别管用,现在有些奶茶店还推出竹茹薄荷饮,倒是把药食同源玩出了新花样。
【竹沥:急诊科的古老输液剂】 真正见过竹沥制作的人不多,得选当年长的青竹,锯成段后两头用火烤,滴出来的汁水就是竹沥,这液体金贵着呢,古代没有输液设备时,高烧不退的病人就靠它退热,我师傅曾用竹沥给肺炎小孩擦身,说是能透热毒,不过新鲜竹沥不好保存,现在药店卖的多是加工过的,效果自然差些。
【淡竹叶:火锅伴侣的隐藏身份】 夏天煮绿豆汤时抓一把淡竹叶,那真是绝配,这叶子看着普通,却是清心火的高手,办公室久坐的白领最适合用它泡茶,对付口腔溃疡比维生素B2还灵,有意思的是,四川人吃火锅必配香油碟,里头常浮着几片淡竹叶,既能解辣又防上火,这搭配简直充满智慧。
【竹黄:藏在竹林里的镇痛剂】 去年采药时在终南山发现株挂满白花的竹子,老药农说那是竹黄,这真菌像冰晶似的长在竹节上,研末冲服能治风湿痛,村里八十岁的王奶奶每逢阴雨天就喝竹黄酒,据说比止痛片还管用,不过野生竹黄难找,现在多用人工培育的,效果打个七折吧。
【竹卷心:学霸备考的能量棒】 高考季我总会收到家长咨询安神偏方,这时候竹卷心就该登场了,取嫩竹尖上那截蜷缩的芯,炒酸枣仁泡水,专治考前焦虑导致的失眠,这招还是跟中医药大学教授学的,他说古时候科举考生都备这个,比咖啡健康多了。
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,这些都是寒性的吧?确实多数带竹的药性偏凉,体虚的人要慎用,但聪明的古人自有办法——拿生姜煨过竹茹就不伤胃,竹黄配当归能调和气血,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,寒热搭配才见功夫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新式茶饮店开始卖竹蔗茅根水,保健品柜台摆出竹提取物胶囊,其实老祖宗早就把这些宝贝写进医书了,只是我们忘了怎么用,下次看见小区里的竹子,可别只当景观植物,说不定随手摘片叶子就能解你急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