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冷,小区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又多了起来,当妈的最揪心的就是听见娃"空空空"地咳,半夜睡不安稳,吃药怕有副作用,不吃药又担心拖成肺炎,今天跟各位宝妈掏心窝子聊聊,我家三代人试过的儿童咳嗽中药调理法,还有从老中医那偷师来的食疗方子。
先说说为啥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开始信中医调理,去年冬天妞妞咳了半个月,西医说是过敏性咳嗽,雾化做了一周还是断不了根,后来邻居张奶奶给推荐了个陈皮雪梨汤,喝了三天居然压下去了,这才让我开始认真研究中药调理的门道。
【不同咳嗽类型要分清】 很多家长一看见孩子咳就慌着喂药,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简单来说分这三种:
- 风寒咳:嗓子痒,痰稀白,早晚咳得厉害,可能伴流清涕
- 风热咳:喉咙痛,黄痰黏稠,舌苔发红
- 积食咳:口臭,手心热,睡觉翻来覆去,大便干
上个月楼下小雨就是典型积食咳,天天吃零食不吃饭,咳嗽带着酸腐味,她妈用焦三仙煮水配上萝卜汤,两天就见效了,所以要对症才能下药,别把寒咳当热咳治。
【家传止咳三方】 爷爷留下的手抄本里记着几个验方,都是食材级别的药材,给宝妈们参考: ▶ 风寒咳嗽方(适合晨起夜咳) 材料:杏仁6克(去皮尖)+生姜3片+陈皮5克+红糖少许 做法:所有材料加两碗水炖15分钟,给孩子喝半碗,大人可以把剩下的喝完 注意:适合受凉引起的咳嗽,如果痰变黄就要停
▶ 风热咳嗽方(适合燥咳无痰) 材料:川贝3克(碾碎)+雪梨1个(挖空心)+冰糖 做法:川贝放进梨肚里隔水蒸40分钟,只喝汁不吃渣 秘诀:5岁以内川贝减量,蒸好放温后喝,连喝两天
▶ 积食咳嗽方(适合饭后咳) 材料:炒山楂5克+炒麦芽5克+莱菔子3克 做法:三样煮水代茶喝,每天不超过两次 提醒:积食消了就停,别长期喝伤脾胃
【中成药选择避坑指南】 实在不方便熬药的话,这些OTC中成药相对安全: ✔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(黄痰适用) ✔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(饭后代茶饮) ✘ 谨慎选含可待因成分的镇咳药 ✘ 别乱用成人川贝枇杷膏(太甜易生痰)
【咳嗽期间的饮食禁忌】 这段时间千万别踩这些坑: × 牛奶(膜容易粘痰) × 油炸食品(加重肺部负担) × 寒凉水果(柿子、西瓜少吃) √ 多吃山药粥、百合羹、白萝卜汤 特别推荐苹果洋葱水:半个苹果切片+洋葱芯,加水焖煮20分钟,甜甜的娃爱喝
【真实案例分享】 同事家闺女去年支原体感染后一直干咳,西医说只能等自愈,后来用银耳+莲子+百合炖盅,坚持喝了两周,现在偶尔换季才咳两声,关键是要把呼吸道养护起来,不能见咳就杀伐过度。
最后划重点: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别指望喝一次就好,如果孩子出现呼吸急促、持续发热、嘴唇发紫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平时多揉揉娃的肺俞穴(后背第三胸椎旁开1.5寸),增强抵抗力才是王道。
附上我家常用的食疗日历: 周一:山药红枣粥 周三:白萝卜蜂蜜水(1岁以上) 周五:陈皮红豆沙 周末:杏仁猪肺汤(少量)
当妈的都有体会,孩子生病全家跟着煎熬,希望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法子能帮到更多宝妈,记得收藏转发给需要的姐妹,愿每个宝宝都能顺畅呼吸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