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药的宝库中,橙皮是一味颇具特色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,它源自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干燥外层果皮,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功效。
橙皮的基本信息
名称 | 详情 |
---|---|
别名 | 黄果皮、理陈皮 |
来源 | 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干燥外层果皮 |
采收时间 | 10 - 12月果实成熟时 |
产地 | 主产于四川、江西、广东、贵州等地 |
橙皮的性状特征
橙皮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,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,厚1 - 4mm,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黄白色,粗糙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,质稍硬而脆,气香,味辛、微苦。
橙皮的炮制方法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果肉,抢水洗净,润软,切丝,干燥,炮制后的橙皮,气味更加纯正,药用效果也能更好地发挥。
橙皮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
(一)化学成分
橙皮含有挥发油、橙皮苷、维生素C、果胶等多种化学成分,挥发油主要为柠檬烯等,橙皮苷是其主要的黄酮类成分。
(二)药理作用
- 理气健脾:橙皮能促进胃肠蠕动,有助于消化,缓解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- 燥湿化痰:对于痰湿壅肺引起的咳嗽、痰多等,橙皮有一定的祛痰止咳作用。
- 抗氧化: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活性,可清除体内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橙皮的临床应用
- 治疗消化不良:与山楂、神曲等配伍,可增强消食导滞的作用,缓解食积不化、腹胀等。
- 缓解咳嗽痰多:常与半夏、茯苓等合用,用于治疗痰湿咳嗽。
- 改善脾胃气滞:与木香、枳壳等搭配,可调理脾胃气滞所致的胀痛。
橙皮的食用方法
- 橙皮茶:将橙皮洗净切丝,用开水冲泡,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,具有理气开胃、提神醒脑的功效。
- 橙皮粥:在煮大米粥时,加入适量橙皮丝,粥煮好后香气扑鼻,还能增进食欲。
- 橙皮糖:把橙皮切成小块,用糖水熬煮,制成橙皮糖,口感酸甜,有化痰止咳的作用。
橙皮使用的注意事项
-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大量使用橙皮,以免加重身体不适。
- 橙皮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,如果病情较为严重,应及时就医。
橙皮是什么中药FAQ常见问题大全
问:橙皮和陈皮是同一种中药吗? **答:橙皮和陈皮不是同一种中药,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,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,而橙皮是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干燥外层果皮,陈皮的药用历史更为悠久,在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等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,其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及比例与橙皮也有所不同,橙皮在一些功效上与陈皮有相似之处,如都有一定的理气和化痰作用。
问:橙皮在中药方剂中一般的用量是多少? **答:橙皮在中药方剂中的用量通常在3 - 10克,具体用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、体质以及配伍情况有所调整,对于脾胃气滞较轻的患者,可能用量在3 - 5克;而对于痰湿较重、需要较强燥湿化痰作用时,用量可能会适当增加至8 - 10克,但必须遵循专业中医师的指导,不可自行随意增减用量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。
问:橙皮可以长期服用吗? **答:橙皮不建议长期服用,虽然橙皮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等功效,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,从中医角度看,橙皮性温,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燥热,出现口干、口苦、便秘等症状,其含有的一些成分,如挥发油等,过量或长期摄入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,一般在症状缓解后,应根据医生建议停止服用,如果有长期调理身体的需求,也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,合理调整用药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