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抓药时老中医一句"你肝火旺,加两钱赤芍",让我突然对这些带赤字的中药起了好奇心,翻遍医书才发现,老祖宗早就把"赤"字融入中药名里,暗藏养生玄机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五位带赤字的中药高手,学会用它们调理身体,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!
赤芍:痛经女性的救星 这味带着暗红色表皮的药材,可是妇科圣手,记得去年闺蜜大姨妈疼得直冒冷汗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赤芍,它就像身体里的"消防员",专灭肝火和瘀血,那些经期肚子疼得像刀绞、乳房胀痛的姐妹,用赤芍搭配当归煮水喝,比暖宝宝管用十倍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这药活血力度堪比十瓶红花油。
赤小豆:湿气重的救命粮 别以为红豆就是赤小豆!药店细长暗红的是药赤小豆,超市圆滚滚的是食用红豆,我试过每天用半碗赤小豆煮薏米水,坚持一个月,舌头再也不是"毛毛毯",特别是南方回南天,用它煲鲫鱼汤,既能祛湿又不伤脾胃,记住要提前泡3小时,不然煮不透等于白搭。
赤茯苓:水肿体质的隐形扫帚 上次旅游晒得脚肿得像馒头,导游奶奶塞给我一包赤茯苓粉,这白色块状药材是茯苓的"加强版",能扫清全身多余水分,早上空腹冲一杯,下午腿就不沉了,但它性寒,手脚冰凉的人要配生姜,否则越喝越虚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,火锅吃多了就冲一杯急救。
赤石脂:拉肚子的天然止泻药 有次出差水土不服,同事给的赤石脂救了急,这暗红色石头粉末看着吓人,却是肠道守护神,用纱布包着煮水,喝完半小时就见效,不过别长期喝,它止泻太猛,容易让便便变"羊粪蛋",现在出门旅行我都随身带,比黄连素管用还没副作用。
赤灵芝:熬夜党的续命仙草 公司加班那阵子,天天用赤灵芝切片煮水,这朵自带金边的小蘑菇确实厉害,喝完第二天还能精神抖擞改方案,它补气安神的效果比咖啡抗困强多了,特别适合上夜班、刷手机到凌晨的人,但感冒发烧时别碰,会锁住病邪,我现在保温杯里常年泡着,皮肤都跟着变亮了。
这些带赤字的中药各有绝活,但使用时要擦亮眼睛,比如赤芍活血却伤胎,孕期千万避开;赤小豆祛湿利水,尿频的人要少喝,最聪明的用法是"对症下药+食补",像我现在就养成了春天喝赤芍甘草茶防上火,夏天煮赤小豆冬瓜汤消暑湿的习惯,下次抓药时,不妨问问中医师这些带赤字的宝贝怎么用,说不定能让你少走很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