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嗓子总冒烟,闺蜜神秘兮兮塞给我一包"黄花秘方",没想到泡水喝了三天,喉咙清爽得像吃了薄荷糖!仔细一看成分表,全是些开黄花的草药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些藏在山野里的"润喉高手",看完你也会想囤几斤!
【第一朵:金银花——嗓子里的灭火器】 走在中药铺总能闻到股清冽的香气,八成是金银花在"放哨",这浑身金黄的小精灵最懂咽喉的苦——上火咽痛时,抓一把煮水,看着金黄色汤汁在壶里打转,咕嘟咕嘟喝下去,喉咙瞬间凉飕飕的,老辈人常说"宁喝金银花水,不嚼润喉片",它俩确实像双胞胎,不过天然花草更让人安心。
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嗓子肿得说不出话,老妈翻出压箱底的金银花+胖大海组合,每天灌着喝,第三天照镜子发现,喉咙口那些红血丝居然退下去了!现在家里常年备着干花,就像存着液态灭火器,哪天火锅吃猛了,立刻冲杯"黄金救援茶"。
【第二株:蒲公英——路边的天然抗生素】 春天去郊外踏青,总能看到些顶着绒球的小黄花,掰断茎杆立马冒出白浆,这就是被叫作"尿床草"的蒲公英,别看它不起眼,对付咽喉肿痛可是个狠角色!整株挖回来晒干,根能消炎,叶可解毒,花蕾泡茶更是清热利咽的高手。
邻居张婶就有个土方子:新鲜蒲公英捣烂敷脖颈,专治"火烧喉咙",上次我试了下,凉丝丝的汁水渗进皮肤,过半小时说话真没那么费劲了,现在每次路过荒地,都忍不住揪几棵回家,晾干后跟绿茶拼配着喝,苦中回甘特别上瘾。
【第三味:野菊花——山间的润喉糖】 深秋爬山最爱寻野菊,指甲盖大小的黄花骨朵,掐下来揉碎满手清香,这种长在石缝里的倔强小花,却是缓解慢性咽炎的宝藏,老中医教我个法子:野菊花拌蜂蜜腌渍,每天含一颗,比超市买的润喉糖管用多了。
去年教师节拜访退休语文老师,发现她办公桌玻璃罐里装满晒干的野菊花,原来几十年讲课落下的咽喉炎,就靠这罐"山间糖果"调理,现在我也学聪明了,每到霜降就采收野菊,挂满阳台晾成金色瀑布,冬天泡茶时抓两朵,整个人都被治愈了。
【第四款:牛蒡子——丑萌丑萌的化痰高手】 第一次见牛蒡子总会误会是苍耳子,灰扑扑带刺的小圆球,掰开里面藏着三粒黑褐色种子,这其貌不扬的家伙却是祛痰利器,尤其对付感冒后的粘稠黄痰,药房师傅教的偏方:牛蒡子炒熟当零食嗑,酥脆得很,还能清理喉咙里的"胶水"。
前阵子装修吸了不少粉尘,咳嗽带着腥臭味,同事推荐用牛蒡子煮水,连喝三天果然痰少了很多,现在办公室常备一小罐,谁要是喉咙卡痰难受,就抓一把泡保温杯,大家都叫它"呼吸道清洁工"。
【第五宝:黄芩片——中药柜里的液体创可贴】 说到黄芩可能有点陌生,但看见它明黄断面就能想起清凉油,这种生长在干旱山坡的顽强植物,切片泡茶堪比咽喉创可贴,特别是熬夜后喉咙干痒,喝口黄芩水就像给食道涂了层保护膜。
药店王大夫透露个小秘诀:黄芩搭配麦冬,1:3比例煮水,既能去火又不伤胃,上个月连续加班口腔溃疡,试了这个配方,第二天溃疡面就不疼了,现在家里黄芩和麦冬永远成双成对,像中药界的模范夫妻。
这些开黄花的草药,都是大自然写给嗓子的情书,不过要提醒大家,再好的药材也要对症用,像金银花性寒,体虚的人要配红枣;蒲公英利尿,晚上别喝太多;黄芩苦寒,得搭点甘草调和,最重要的是,如果喉咙痛得熬不住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!
下次嗓子不舒服时,不妨去野外认认这些"黄花护卫队",采一把沾着露水的新鲜花朵,闻着草木香慢慢啜饮,说不定会比吃药片更有治愈感,毕竟千年前古人就明白,最好的良药往往就长在脚边,开着不起眼的小黄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