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深山藏了多少仙草?这些野生中药材连老中医都稀罕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蜀山蜀水出灵药",这话真不是吹的,前年跟着采药人王师傅进川西耍,他随手扒开岩缝里的苔藓,指着几株灰扑扑的草说:"这是正宗的川贝母,药店里卖老贵的。"打那起我才晓得,原来咱们四川的山沟沟里,藏着这么多宝贝,今天带大家认认这些山里长出来的"金疙瘩"。

【川西高原:雪线之下的黄金产区】 要说四川最出名的野生药材,川贝母必须排前三,这玩意专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岩缝里,像康定折多山、丹巴高原这些地界,挖药人要腰拴绳索才能采到,别看它长得跟蒜头似的不起眼,却是润肺止咳的圣品,老成都人炖雪梨汤必放两片,去年我咳嗽半个月,喝了邻居阿婆给的川贝粉蒸梨,三天就见效。

跟川贝母搭伙生长的还有虫草,不过咱们四川虫草不像西藏那版名气大,但在中药圈却是香饽饽,每年5月底,甘孜州的老药农会举家进山找"金虫",那东西长在阴阳坡交界处,虫子头部冒根草芽,活像戴着天线的蟋蟀,拿它泡酒能强身健体,不过现在野生虫草越来越金贵,市面上十有九八是人工养殖的。

最近迷上喝红景天泡酒,这玩意儿在川西遍地都是,四姑娘山脚下的牧民告诉我,红景天要选叶子发紫的,根块像小孩手掌那种最好,泡出来的酒特别醇,爬高原前喝两口,喘气都顺当多了,不过孕妇可不敢碰,这玩意活血太猛。

【盆地周边:湿润地里的宝藏】 别以为药材都长在高山上,咱们四川盆地周边也藏了不少好东西,前几年去崇州桤木河湿地耍,当地老中医教我认泽泻,这水生植物喜欢扎在烂泥塘里,叶片像箭头,开白花,晒干的泽泻块茎是利尿消肿的良药,特别是夏天煮薏仁水时丢几片,祛湿效果翻倍。

绵阳安县的麦冬更是了不得,这种绿油油的草本植物,根须长得像蜘蛛腿,熬出来的水又浓又黏,以前在药市见过批发商抢着收鲜货,都说"绵阳麦冬甲天下",不过现在好多都是福建引种的,要买到正宗野生鲜货,得往罗江、涪城的深丘里头钻。

最有意思的是赶黄草,这名字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解毒草药,实际上它真能治肝炎,乐山峨眉山脚的村民最会找这草,叶子背面有层银霜,掐断淌黄水的就是正品,不过这草药性寒,要配红枣枸杞才吃得消。

【川南山区:雨林中的百宝箱】 去年去宜宾僰王山避暑,向导带我们挖黄连,那东西长在阴湿的崖壁下,叶子像芹菜,根须金黄透亮,嚼一小块苦得舌头打颤,却是治胃火的神药,当地人拿黄连泡茶,说是"哑巴吃黄连",但确实清热解毒,不过千万莫贪多,日嚼三片顶天了。

雅安芦山的石斛也绝,这兰科植物专长在悬崖老树上,胶质浓得像果冻,前年在药博会见着位老师傅,现场演示铁皮石斛炖老鸭,汤头黏嘴巴,喝完嗓子眼像抹了油,现在野生石斛比黄金还贵,市面上九成是大棚货。

最稀奇的是珙桐树下的重楼,这七叶一枝花的造型太独特,像把绿伞撑着朵红灯笼,苗族寨子的老巫师说它能治蛇虫咬伤,捣烂敷伤口能拔毒,不过这玩意有毒,必须炮制过才能入药,可不敢乱试。

【采药人的江湖规矩】 跑了几年山里,发现采药人最讲究"留根不留绝",比如挖川贝母要留种球,摘虫草不铲草皮,碰上成片的黄连只采三分之一,现在政府也在搞"林下经济",给珍稀药材划保护区,去年在松潘碰到植保站的技术员,他们带着老乡种重楼,既不破坏环境又能创收。

老辈人说"山神爷赏饭",现在咱们也得学着可持续采收,就像王师傅教的:认药先认山,观土辨阴阳,采药留余脉,方为长久计,下次进山看到这些宝贝,可别光想着挖回家,拍照留念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