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来唠一唠中药里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品种——墓头回,这名字听着就带着股子江湖气,您要是听过它的别名"追风箭""脚汗草",保准觉得这玩意儿不是治腰腿疼的,倒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暗器,不过别急,咱们慢慢揭开这味草药的神秘面纱。
坟头边上的救命草 要说墓头回这个名字的由来,老辈人能给你讲出好几个版本,最流传的说法是,以前穷苦人家买不起棺材,常把去世的亲人埋在乱葬岗,这时候懂行的采药人就会去坟头周围找一种开着蓝花的野草,挖回来熬水给高烧不退的妇人喝,说来也怪,这草药下肚,人就能从阎王爷那讨回半条命,所以才得了"墓头回"的名号。
那些五花八门的土味别名 在民间,这草药可不止一个绰号,山西人叫它"脚汗草",说是用草汁抹脚能止汗;河南一带管它叫"追风箭",专治风湿骨痛;云贵高原的苗家称它为"地胡椒",捣碎敷在蛇咬伤口上比医院还管用,最绝的是东北老乡,直接叫它"老公背妻",据说男人腰疼得直不起来时,这药能救急。
妇科圣药的前世今生 别看这草长得普通,可是妇科大夫手里的宝贝,墓头回学名叫"天葵子",《本草纲目》里就有记载,说它能"利小便,消水肿,解诸毒",现在医学研究发现,它含有生物碱和香豆素,对付盆腔炎、月经不调这类毛病特别见效,老中医常说"一味墓头回,气死妇科大夫",说的就是它调理妇科病的本事。
采药人的生死秘诀 采墓头回可是个技术活,老师傅们只挑清明前后的嫩苗,这时候药效最足,挖的时候要留根,因为第二年还会再长,最要紧的是得赶在太阳露水干之前动手,不然药性就跟着水汽跑了,山里人常说"宁挖十棵人参,不碰午时墓头",说的是正午时分药效会打折扣。
现代养生的新玩法 现在城里人流行用墓头回泡脚,说是能祛湿气,其实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这草药煎汤熏洗才是正道,特别是梅雨季节,用它煮水擦身能防湿疹,不过要提醒各位,这药性偏寒,体虚的人要配着生姜用,不然容易拉肚子。
真假辨别的小窍门 市面上不少打着墓头回旗号的假货,记住这几个鉴别特征:正宗的叶子像杏叶但更尖,开蓝色小花,根茎掰开是黄白色,要是看见叶子圆乎乎的,或者花是紫色的,那准是李鬼,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去正经药店,别贪小便宜吃大亏。
那些年流传的偏方 老人们常说"墓头回三件宝,消炎止痛是个妙",以前乡下治蛇虫咬伤,就用新鲜草药捣烂敷伤口;女人坐月子腰痛,用布包着炒热的种子热敷;连小孩腮腺炎,老中医都开这味药外敷,不过现在这些土方子,咱们听听就好,真生病还是得看医生。
药食同源的讲究 别看墓头回药效猛,其实也能当菜吃,春天掐嫩芽焯水凉拌,夏天拿花泡酒,秋天晒干炖肉,不过要记住,孕妇千万不能碰,这药活血的本事太强,就像老话讲的"是药三分毒",补身子也得讲究个度。
说到这儿,您是不是觉得这味生长在坟头的野草挺神奇?其实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草木智慧,都是千百年跟疾病打交道攒下的经验,现在虽然有了高科技,但这些土生土长的草药,依然在角落里守护着普通人的健康,下次清明扫墓,您要是在山间看见蓝花花的野草,可别当杂草踩了,那说不定就是能救命的墓头回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