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感冒发烧的人特别多,很多朋友问:"吃啥中药能退烧?"说实话,中医退烧讲究"对症下药",可不是随便抓几味药就能解决的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不同体质、不同症状的发烧该用哪些中药方子。
先分清寒热再吃药 中医看发烧最讲究"辨证",就像钥匙开锁一样,得对上型号才管用,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:
-
风寒型发烧(怕冷重,发热轻) 典型症状:打喷嚏、流清鼻涕、浑身发冷发抖、舌苔薄白 推荐方剂:麻黄汤加减 核心药材:麻黄6克、桂枝9克、杏仁6克、甘草3克 用法:水煎服,喝完盖被发汗(注意别吹风)
-
风热型发烧(发热重,怕冷轻) 典型症状:喉咙痛、流黄鼻涕、口渴想喝凉水、舌苔发黄 推荐方剂:银翘散加减 核心药材:金银花15克、连翘15克、薄荷6克(后下)、荆芥9克 用法: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,一天喝两次
几种常见退烧中药解析
-
柴胡——"退烧大将" 这味药特别擅长退半表半里的热,就是那种既不完全在体表又没完全入里的发烧,配上黄芩效果更佳,经典组合就是"小柴胡汤",不过要注意,柴胡退烧需要配伍其他药材,单独用效果不明显。
-
石膏——专治高烧 外感风热引起的39℃以上高烧,石膏就是主力军,张仲景的"白虎汤"里,石膏用量要达到30-60克才有力道,不过这药性大寒,中病即止,烧退了就要停。
-
葛根——解肌退热 小孩积食发烧特别合适,既能退热又能升阳生津,用葛根15克+白芍10克+甘草6克,煮水当茶喝,对付低烧效果不错。
民间退烧小偏方
-
生姜红糖葱白汤 材料:生姜5片、葱白3段、红糖适量 做法:煮10分钟,趁热喝 适用:受凉初期,还没开始发烧时用最好
-
刮痧退热法 重点刮拭大椎穴(脖子后凸起的骨头下方)、曲池穴(肘窝横纹尽头)、背部膀胱经,抹点温水或橄榄油,从上往下刮,出痧即可。
特别注意这些事
-
别乱用"清热解毒" 很多人一发烧就喝板蓝根、双黄连,其实这些更适合咽喉肿痛的实热症,如果是着凉引起的,越喝寒凉药反而越重。
-
高烧不退要就医 体温超过39.5℃持续不退,或者出现抽搐、意识模糊,必须立即去医院,别耽误病情。
-
服药期间忌口 所有退烧中药都忌油腻、生冷、腥膻,特别是服用含麻黄的方子,4小时内别碰冷饮。
预防发烧的小窍门
-
泡脚养生法 每晚用艾叶15克+花椒10克煮水泡脚,泡到微微出汗,既能驱寒又能增强免疫力。
-
代茶饮 平时用黄芪10克+防风6克+红枣3颗煮水喝,特别适合爱感冒的体质。
-
穴位按摩 每天按揉合谷穴(虎口处)、足三里(膝盖下3寸),各按5分钟,增强体质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退烧讲究"中病即止",烧退了就别继续吃药了,特别是小孩子,用药剂量要减半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如果吃了两副药还没见效,赶紧去看医生,别耽误病情,毕竟发烧只是症状,找到病因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