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妈三年多,最揪心的就是娃半夜突然拉肚子,看着小家伙蜷缩在怀里,小脸发白直喊肚子疼,当妈的真是恨不得替孩子受苦,这两年跟着老中医学习了不少应对小儿腹泻的妙招,今天就把这些压箱底的经验分享给各位宝妈。
先辨寒热再用药 很多新手妈妈看到宝宝拉稀就急着喂药,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去年我家妞妞突然腹泻,拉得像水一样,小手却冰凉,老中医一看就说这是寒湿型腹泻,开了丁香、肉桂这些温中散寒的药,隔壁王阿姨家的孩子同样拉肚子,但大便酸臭带黏液,舌苔黄腻,这就是湿热型,要用黄连、马齿苋这类清热燥湿的药材。
厨房里的中药宝库 老祖宗留下的药食同源智慧真管用,上个月表姐家双胞胎闹肚子,我让她煮了锅焦米粥,就是普通大米炒到微黄,煮成浓稠的粥,小米油也是好东西,熬出米油给孩子喝,既能补肚子又能止泻,还有山药红枣羹,把铁棍山药蒸熟捣成泥,加几颗红枣煮烂,这个特别适合脾虚爱拉肚的宝宝。
外敷疗法很神奇 上礼拜邻居家二宝拉肚子,奶奶用艾叶煮水给孩子泡脚,37度左右的水温泡到脚背泛红,当晚就见效了,还有个祖传小偏方:吴茱萸加醋调成糊,贴在宝宝脚心的涌泉穴,注意别贴超过两小时,这个方法对付受凉引起的腹泻特别灵,不过皮肤敏感的宝宝要慎用,可以先在手腕内侧试敏。
喂养禁忌要记牢 孩子拉肚子期间,牛奶要稀释三倍喝,奶粉换成无乳糖配方,苹果煮熟刮泥能吃,生梨西瓜绝对不能碰,有次我偷偷给生病的娃吃了半块西瓜,结果当天拉得更厉害,老中医说瓜果生冷最伤脾胃,可以煮点胡萝卜水,胡萝卜切片加水煮20分钟,让孩子少量多次喝,既能补水又补充电解质。
推拿手法学起来 每天早晚给孩子顺时针摩腹5分钟,力度要像摸小猫肚皮那样轻柔,补脾经很简单,从大拇指指尖往指根推200下,揉板门穴(大鱼际位置)3分钟,捏脊从尾椎骨往上提捏到脖子,重复5遍,这套手法我天天给儿子做,现在他肠胃比同龄人强多了,记得推拿前搓热双手,别让凉气进孩子身体。
预防功夫在平时 每年入秋我就会给娃煮四神汤,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山药各抓一把,炖排骨汤喝,这个方子能健脾胃,连着喝一周,孩子整个冬天都很少闹肚子,夏天开空调要特别注意护好孩子的肚脐,我做了个纯棉的小肚兜,睡觉时一定给他穿上,还有坚持"晨起一杯温水"的习惯,温水温胃效果特别好。
最后提醒各位宝妈,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:持续高烧不退、大便带血、尿量明显减少、精神萎靡总想睡觉,我家这些土方法适合轻度腹泻,权当应急之策,记住中成药虽好,也别长期给孩子吃,调养几天见好就收,养娃路上我们互相学习,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有个好肠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