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喂,这脖子又僵又疼,转个头都咔咔响!"隔壁王大哥揉着后脖颈直咧嘴,我瞅见他电脑前一坐大半天,活脱脱现代版"木头人",这种颈椎胸椎毛病现在可不是中老年专利,二三十岁的上班族照样中招一大片,今天咱就唠唠老祖宗留下的中药调理法,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全是实打实的民间验方。
【第一趴】骨头缝里的秘密 你晓得为啥现代人颈椎胸椎容易闹脾气吗?整天低头刷手机,脖子前倾得像只乌龟;久坐不动,后背肌肉硬得能撬钉子,中医讲究"骨正筋柔",这些坏习惯早把筋骨折腾得七荤八素,更要紧的是寒气趁虚而入,夏天空调直吹后背,冬天领口漏风,寒湿就像冰块卡在关节缝里。
去年邻居张婶来找我,胳膊都抬不起来,说是睡觉压着了,我扒开她衣领一看,肩胛骨缝鼓起个小馒头包,这就是典型的"寒痰互结",当时给她配了两贴膏药,艾叶+生姜捣碎调黄酒敷上,红外线灯烤半小时,三天就能活动自如。
【第二趴】厨房里的百宝箱 别以为中药都是苦汤药,厨房里随便翻翻就有治病宝贝,先说艾草,这玩意儿简直就是脊椎守护神,新鲜艾叶搓绒捏成小团,微波炉叮1分钟,往酸痛处一放,热气腾腾直钻骨子里,要是嫌麻烦,直接买艾条,点燃了悬灸大椎穴(低头最突出那块骨头),每天15分钟,坚持一周,你会回来谢我。
再说说花椒,别光知道炖肉去腥,抓一把花椒煮水,毛巾蘸着热敷后腰,专治那种阴雨天就发紧的酸胀感,记得去年梅雨季,快递小哥小李腰疼得直不起,我用这个方法给他连敷三天,第二天就能正常送货了。
【第三趴】祖传药酒配方 这才是重头戏!我爷爷留下的药酒方子,治好过不少街坊,准备五加皮50克、川芎30克、当归20克,加上高度白酒2斤,泡足一个月,每天早晚用棉球蘸着擦颈椎两侧,从耳后往下抹到肩膀,再沿着脊柱沟擦到腰眼,注意别使劲搓,皮肤发热就行。
有个网吧老板试过,天天对着电脑落下的富贵包,擦了半个月消下去大半,不过要提醒一句,酒精过敏的千万别试,皮肤破溃的地方也绕道走,孕妇和哺乳期姐妹更要慎之又慎。
【第四趴】吃出来的健康 光靠外用药可不够,内调才是根本,推荐个"三黑粥":黑豆30克、黑米50克、黑芝麻15克,再加核桃仁10个,慢火熬成粥,每周喝三次,专门对付肝肾亏虚引起的腰酸背痛,特别是那些熬夜党,肝血耗得差不多了,这个粥就是给身体充电宝。
还有更简单的,每天嚼10颗枸杞子,含在舌根慢慢咽津,这可是我们办公室白领们的养生标配,比喝咖啡健康多了,如果能配上陈皮山楂茶消食化瘀,效果就更好了。
【第五趴】救命的自救术 最后教大家两个保命动作,第一个"壁虎爬墙":面对墙壁站立,双脚与肩同宽,双手往上爬,像壁虎似的尽量抬高,再缓缓放下,每天做3组,每组10次,特别适合长期伏案的人,第二个"金鸡报晓":早上起床前仰卧,双臂向上伸直,模仿公鸡打鸣抬头,停5秒再慢慢放下,重复10次,专治晨起脖子僵硬。
特别提醒:如果出现手脚发麻、走路踩棉花感,或者疼痛放射到手臂手指,赶紧去医院拍片子!这些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信号,该做手术别硬扛着。
上个月楼下开超市的刘姐,颈椎反弓严重,我教她这些法子配合治疗,现在都能跳广场舞了,不过她最得意的还是省了按摩卡的钱,自己在家就能搞定,说到底,咱们的颈椎胸椎不是机器零件,别等到生锈了才想起来保养,记住老话:"三分治七分养",平时多动动,比啥补药都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