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现代人总感觉“气不足”?
每天总觉得累、说话有气无力、爬楼梯都喘……这些可能就是中医说的“气虚”,气虚不是病,但长期不管会拖垮身体!尤其是上班族、熬夜党、产后妈妈,更容易被气虚盯上。
中医里的“气”就像身体的充电宝,管着精力、免疫力、代谢力,气虚的人容易反复感冒、头晕乏力、胃口差,甚至脸色蜡黄、便秘或拉肚子,别急着吃人参,今天给你盘点5个经典补气中药方,对症调理才有效!
补气中药方Top5,对症才是关键
四君子汤——补气界的“新手村入门款”
组成:人参(或党参)9g、白术9g、茯苓9g、甘草6g(煲汤可加姜片、红枣)
作用:专治“虚不受补”!适合气虚但容易上火、消化差的人。
适合谁:
- 吃饭不香、腹胀便溏
- 加班后累到不想说话
- 舌苔淡白、脉弱
怎么用:肉多的人用党参,瘦弱怕冷换成人参,每周喝2次,连喝1个月。
补中益气汤——打工人“提气神器”
组成:黄芪15g、党参10g、白术10g、当归6g、陈皮6g、升麻3g、柴胡3g、甘草5g
作用:专救“中气下陷”,比如子宫脱垂、胃下垂、肛门坠胀,或是站着想坐、坐着想躺的“懒癌患者”。
适合谁:
- 久坐腰酸、小腹坠胀
- 慢性疲劳综合征
- 体检没问题但浑身不得劲
注意:高血压患者少用黄芪,容易头疼。
玉屏风散——爱感冒人的“金钟罩”
组成:黄芪15g、白术10g、防风6g(打粉冲服或装胶囊)
作用:像给身体穿防护服!提高免疫力,减少反复感冒、过敏性鼻炎。
适合谁:
- 风吹就打喷嚏、怕冷
- 出汗多、肌肉松软
- 小孩老人体质弱
妙招:加山药煮粥,健脾益气双保险。
生脉饮——出汗多、口干舌燥的“急救水”
组成:人参(或党参)10g、麦冬10g、五味子6g(直接买中成药更方便)
作用:专治气阴两虚!比如夏天暴汗后心慌、说话多了嗓子哑、熬夜后眼睛干。
适合谁:
- 教师、销售等费嘴职业
- 糖尿病口渴、术后体虚
- 更年期潮热盗汗
提醒:舌苔厚腻的人先祛湿再喝,否则越补越闷。
归脾汤——失眠健忘、心悸头晕的“补血打气筒”
组成:党参10g、黄芪15g、白术10g、当归6g、酸枣仁10g、远志6g、龙眼肉10g、木香5g、生姜3片、大枣3颗
作用:心脾同补!解决因思虑过度导致的气血两虚,比如失眠多梦、月经量少、记忆力差。
适合谁:
- 学生党考试压力大
- 宝妈产后焦虑脱发
- 办公室摸鱼族脑力透支
补气避坑指南,这些雷区千万别踩!
-
别拿补药当饭吃:
有人喝黄芪水像喝水,结果上火便秘,补气 like 充电,满了就拔插头!建议喝3天停1天,连续别超1个月。 -
辨证比吃药更重要:
同样是气虚,有人适合温热的人参,有人吃了反而拉肚子(可能是脾胃湿重),建议先找中医摸脉,或对照舌象:- 舌淡白→单纯气虚
- 舌苔厚→先祛湿再补
- 舌红少苔→可能阴虚,慎用黄芪
-
食补+作息=王炸组合:
光吃药不睡觉,效果打折扣!补气黄金搭配:- 早餐:山药小米粥+水煮蛋
- 加餐:阿胶糕、桂圆红枣茶
- 忌口:奶茶、冰饮、熬夜(比吃错药更伤气)
懒人版补气法,不用煎药也能行
-
泡水喝:
- 黄芪+枸杞+红枣(经典的“办公三件套”)
- 西洋参片(适合容易上火的人)
-
食疗方:
- 南瓜黄豆炖排骨(南瓜补气,黄豆健脾)
- 糯米红糖糍粑(糯米虽粘,少量吃能暖胃)
-
穴位按摩:
- 足三里(膝盖下3寸):每天按5分钟,健脾益气
- 气海穴(肚脐下1.5寸):艾灸10分钟,像给腹部充电
划重点:补气不是越多越好!
气虚调理是场马拉松,急补容易虚不受补,如果吃药后出现以下情况,赶紧停:
- 上火长痘、口腔溃疡
- 腹胀放屁、胃口变差
- 晚上烦躁睡不着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方子只是辅助,真气虚还得靠规律睡觉、少操心!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收藏,转发给需要的姐妹~(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哦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