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房里藏着的中药高手—这些豆科植物能治病!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眼睛救星"决明子:泡水喝就能清肝明目

在办公室久坐的打工人抽屉里,总能找到几包决明子茶,这种长得像小菱形石头的种子,其实是豆科植物决明的果实,老中医说它"专治各种不服"——熬夜后的眼胀、上火时的头痛、便秘时的腹胀,抓一把煮水喝准没错。

隔壁王阿姨就靠它治好了多年的高血压,每天早晨用30克决明子煮水当茶饮,坚持三个月,血压仪的数字从160降到130,不过要记住,脾胃虚寒的人别贪杯,这玩意儿性寒,喝多了容易拉肚子。

现在药店里的决明子分两种:炒过的偏温和,生用更泻火,我自己试过把炒决明子捣碎,和菊花、枸杞配成养生茶,特别适合盯着电脑屏幕的眼睛酸涩,有次加班到凌晨三点,猛灌两杯居然真把胀痛压下去了。

"厨房药引子"淡豆豉:发酵过的黑豆才是宝

很多人以为豆豉只是做菜调料,其实它在《伤寒论》里就是正经药材,去年感冒咳嗽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淡豆豉,说是能解表除烦,回家翻出橱柜里的阳江豆豉,结果被医生笑话:"药用的要专门发酵,和普通豆豉不一样!"

真正的淡豆豉要用桑叶、青蒿铺底,黑豆蒸熟后闷在锅里发酵,这个过程能让黑豆产生特殊的解表物质,对付外感风热最灵验,广东人爱在煲仔饭里加一把,既能去腥增香,还能预防热气上火。

记得小时候发烧,奶奶总用纱布包着豆豉擦腋下和掌心,现在想来,这招比退烧药还管用,不过要买正牌药典级的淡豆豉,超市里卖的多是调味用的,药效差得远。

"祛湿双雄"赤小豆vs红豆:90%的人都搞错了

每到雨季,南方朋友就开始囤赤小豆,但问十个里面有九个分不清赤小豆和红小豆,关键看形状:细长的是药用的是赤小豆,圆短的是食用的红小豆,前者利水消肿,后者只管补铁补血。

去年梅雨季节,我照着网购买了好几斤"祛湿茶原料",结果喝了两周水肿没消,老药师点破玄机:"你买的是红豆!"后来改用赤小豆搭配茯苓,每天煮水喝,小腿真的不再像馒头,但要注意,体寒的人要加生姜平衡寒性。

最经典的配方是赤小豆+薏米+芡实,这三味熬粥能去掉体内陈年湿气,有个客户姐姐坚持吃了半年,原本油腻的脸变得清爽,连痘痘都少了,不过孕妇要避开薏米,可以换成山药片。

"隐形灭火器"绿豆:不只是夏天专利

都说"绿豆解百毒",其实它全年都是救命稻草,上个月朋友吃海鲜过敏,浑身起红疹,我赶紧让他煮绿豆海带汤,没想到半小时就止痒了,这效果比开瑞坦还快。

真正会用绿豆的都在民间:小孩腮腺炎用绿豆面调糊外敷;酒精中毒煮绿豆汁灌服;就连化疗后白细胞低,老中医都建议喝绿豆红枣汤,但要注意,绿豆皮才是精华,煮时千万别撇掉浮沫。

最近发现个新用法:绿豆发芽后晒干,用来泡茶特别清香,这种绿豆芽(不是黄豆芽)含有更多活性酶,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,经常喝酒应酬的老公试了两个月,转氨酶指标降了不少。

"宫庭秘方"皂角米:慈禧养颜的雪燕平替

云南深山里的皂角米,可是当年贡给皇宫的宝贝,这种豆荚剥出的胶质胚乳,泡发后晶莹剔透像燕窝,当地姑娘月经期必吃,说是能补充雌激素。

我自己试过用皂角米+桃胶+银耳炖甜品,每周吃两次,三个月下来皮肤确实细腻了,以前换季必脱皮的烦恼没了,但这东西性平偏凉,体寒的人要搭桂圆红枣才稳妥。

有趣的是,皂角米还有"植物胰岛素"的称号,邻居糖尿病阿姨用它代替主食,血糖控制得比吃药还稳,不过要选无硫熏的天然货,市面上很多漂白过的假货。

"脾虚克星"白扁豆:煮粥放一把胜过参苓

广东妈妈的祛湿汤里总有白扁豆,这种月牙形的豆子看似普通,却是调理脾气虚的妙药,有个快递小哥长期腹泻,西医说是肠易激综合征,改吃白扁豆山药粥后竟然好了。

新鲜白扁豆毒性大,必须煮熟才能吃,最佳搭档是糯米,两者各半熬粥,早晚各一碗,对常年手脚冰凉的人特别友好,但要注意,白扁豆吃多了容易胀气,炒菜前先用锅铲压碎再下锅。

老辈人还有个土方:小孩积食不消化,用白扁豆炒黄研末,开水冲服,我家娃上次发烧后食欲不振,喝了两天就喊着要吃饭了,不过现在药店也有现成的扁豆衣卖,药效更温和。

"腰腿痛救星"刀豆:温中补肾的药蔬两用

北方人才懂刀豆的好,这种像青龙偃月刀的豆荚,既是蔬菜也是中药,去年老爸腰疼得直不起来,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刀豆,用刀豆米炒腰花,吃三天疼痛就缓解了。

新鲜刀豆含大量尿素酶,能促进蛋白质代谢,但真正入药的是老刀豆,晒干后煎水喝,专治肾虚引起的尿频、腰痛,有个出租车司机师傅,跑夜班喝冷饮伤了胃,每天用刀豆15克煮水当茶饮,半个月就不嗳酸水了。

不过要当心,刀豆含有凝集素,必须彻底煮熟,最好搭配生姜同炒,既能中和寒性,又能增强止呕效果,我们老家还会用刀豆酱腌肉,说是冬天吃能暖胃驱寒。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