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前两天去中药材市场转悠,发现个怪事——水蛭价格比黄金还金贵!"老张蹲在摊位前直挠头,"去年这时候才800多块钱一斤,现在直接翻三倍!"这位在安国药材市场倒腾了二十年的老药商,第一次见着这么离谱的行情。
要说这水蛭涨价,还得从它肚子里的"吸金术"说起,别看这黑乎乎的小东西在泥巴里钻来钻去,人家可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"救命仙丹",现在市面上的中成药,但凡带"通络""化瘀"字样的,配方里十有八九都藏着水蛭干,就像去年爆火的某款血栓药,光是水蛭原料采购就花了好几亿。
不过您可别以为所有水蛭都能卖出天价,在亳州药材批发市场,山东清水货论斤卖到1600元,可隔壁摊位的东北货只要800块,这差价比商场打折季还刺激,关键就在肚子里的"存货"——饿着肚子的水蛭药用价值高,吃得太饱的不仅分量重,药效还打折扣,老药商教人用手电筒照肚皮:"透光透亮的才是好货,要是黑黢黢像墨汁,准是喂饱了泥鳅的次品。"
要说最疯狂的还是2019年那波炒作,当时某省突然传出水蛭能治新冠肺炎,游资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,三个月把价格炒到3800元,结果呢?囤货的老板们现在肠子都悔青了,冷库里的水蛭干堆得比人高,每天看着都要交保管费,这种过山车行情,把不少新手药商玩得团团转。
其实懂行的都知道,水蛭价格就是个"天气娃娃",前年南方发大水,稻田里的蚂蟥泛滥成灾,药农开着船去捞都来不及,价格直接腰斩,去年北方干旱,养殖池水位下降,产量少了一半,价格立马蹿上天,更绝的是今年开春,环保督查组突然进驻养殖区,几百家小作坊连夜拆网箱,市场顿时慌了手脚。
在这行混久了,老江湖都练就了火眼金睛,安徽亳州的李师傅专挑端午节前后收货:"这时候的水蛭刚蜕皮,药效最猛。"他边说边抖开塑料袋,手指蘸水在玻璃上划出痕迹:"正宗的清水货遇水就化,掺了明胶的怎么搓都起白渣。"现在市场上还流行"科技与狠活",有用福尔马林泡的,有用色素染的,外行人根本防不胜防。
最近圈里都在传越南水蛭要抢饭碗,那边气候湿热,一年能收三茬,成本还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,可老药商们却嗤之以鼻:"那些热带蚂蟥药效差远了,熬汤都熬不出琥珀色。"话虽如此,海关数据却显示上个月进口货暴增两倍,看来这场价格保卫战才刚开锣。
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最实在的还是认清几个门道:买水蛭干认准"清水货"标签,别贪便宜买散装;熬药时记得配伍地龙,既能增效又能防上火;最关键的是保存要密封防潮,否则分分钟霉变报废,毕竟这金贵的小东西,可比黄金娇气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