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肛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5个中药方,在家就能调理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,说"脱肛"问题让人尴尬又难受,去医院不好意思开口,网上搜又怕不靠谱,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难言之隐,分享几个老中医常用的中药方,再配合日常调理方法,帮你悄悄解决烦恼!

先搞懂为啥会脱肛

很多年轻人觉得脱肛是老年病,其实久坐久站、长期便秘、产后气血亏虚都可能引发,中医认为这属于"中气下陷",就像气球绑着的绳子松了,脏器失去支撑往下掉,西医则解释为盆底肌松弛或腹压过高导致的直肠脱垂。

我表姐去年产后就遭过罪,抱着娃稍微久点就感觉肛门坠胀,后来老中医给开了补中益气汤加减方,喝两周就见效,所以说找准病根特别重要,气虚的补气,湿热的清热,对症才能根治。

五个经典中药方详解

  1. 补中益气汤升级版
    黄芪30g+党参15g+柴胡10g+升麻6g+当归10g+枳壳10g
    这是基础方,适合乏力、尿频、小腹坠胀的气虚型,我同事爸爸用这个方子,配合每天3次提肛运动,半个月就见效,注意柴胡要选蜜炙过的,减少对胃的刺激。

  2. 槐角地榆凉血方
    槐角炭20g+地榆炭15g+黄芩10g+防风8g+甘草5g
    专门对付便血、肛门灼痛的湿热型,邻居王叔痔疮脱肛就用这个洗剂,早晚煎汤熏洗,说是三天就止血消肿,但体寒的人要减量,加点艾叶平衡。

  3. 肾虚不固调理方
    山萸肉15g+五味子8g+金樱子10g+补骨脂10g+乌梅5g
    针对腰酸耳鸣、夜尿多的肾气不足型,要连续喝一个月,搭配黑芝麻丸效果更好,记得五味子要捣碎,不然药效出不来。

  4. 产后气血双补方
    阿胶珠12g(烊化)+熟地15g+白术10g+川断10g+红枣5颗
    特别适合产后妈妈,要避开月经期服用,我嫂子当年就是靠这个方子恢复的,她还会加两勺蜂蜜调味,说比黄连水好喝多了。

  5. 外用坐浴收敛方
    明矾10g+五倍子20g+石榴皮15g+苦参10g
    所有类型都能用的急救方,每天睡前煮开晾温坐浴15分钟,我朋友急性发作期连用三天,脱出部分就缩回去了,但皮肤破损时要停用,防止刺激。

老中医不会说的护理秘诀

  1. 如厕姿势有讲究
    别蹲太久!超过5分钟就要起身活动,没有马桶凳的可以在脚边垫个小板凳,让膝盖高于臀部,减轻腹部压力。

  2. 吃对这些食物
    多吃山药小米粥、韭菜炒虾仁、莲子猪肚汤,忌口冰饮、辣椒、糯米制品,我奶奶以前总说"吃软不吃硬",这对肠道尤其重要。

  3. 隐藏训练法
    看电视时偷偷做"夹纸片"训练:拿张纸巾叠成小方块,放在大腿根部夹紧,每次坚持10秒,每天练3组,不知不觉就强化了盆底肌。

  4. 救命穴位组合
    百会穴(头顶正中)+长强穴(尾骨端)+承山穴(小腿肚),每天各按揉3分钟,特别是排便前按承山穴,能缓解用力时的不适感。

特别注意这些事

● 别自行加大药量,黄芪超过30g可能上火
● 治疗期间少吃萝卜、香菜等耗气食物
● 提重物要量力而行,别硬撑
● 三个月未改善一定要做肠镜检查

我邻居李阿姨就是拖了半年,结果发现有息肉,好在及时处理,所以说早调理早安心,别等到严重了才重视,平时多做提肛运动(就像憋尿一样收缩肛门),每天三次,每次50下,坚持下去比吃药还管用!

记住这些方子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,最好找中医师辨证后再用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像指纹一样独特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收藏这篇文章,转发给需要的亲友,说不定哪天就能帮到人呢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