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回老家,在山沟里挖野菜时,意外发现一片开着小白花的野草,同行的王婶惊呼:"这是铃铛花啊!以前闹饥荒时,村里人靠它熬水退烧呢!"她随手折起一株,奶白色的汁液立刻渗出来,谁能想到这种山野常见的小花,竟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中药铃兰?
深山里的"止咳圣手"
在云贵高原的苗寨,老人们管铃兰叫"肺叶草",去年我咳嗽了两个月,西药吃遍都没断根,后来跟着采药人进山,才知道他们对付久咳有个土方子:取铃兰花三朵,配上蜂蜜腌渍,每天含服一片,那股清甜的草药香在喉咙里化开,不出一周就压住了干痒,现代研究显示,铃兰含有的铃兰苷能抑制呼吸道痉挛,难怪苗医都说它是"会唱歌的止咳药"。
水肿患者的隐形拐杖
邻居张阿姨常年腿肿,去年尝试用铃兰根煮水泡脚,三个月下来竟消肿大半,中医认为铃兰入心经,能疏通水道,记得要选清明前后的新根,切成薄片晒干储存,不过得提醒一句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最好搭配生姜煮水,既能祛湿又不伤阳气,就像我们村的老中医常说:"铃兰治水,如同竹筒引泉,得顺着人体的脉络来。"
失眠者的天然安神汤
城里白领小芳跟我吐槽长期失眠,我给她推荐了个偏方:铃兰花瓣泡酒,摘半开的花朵洗净,浸在40度米酒里密封两周,每晚临睡前喝一小盅,花香混着酒香,像给神经做了个SPA,孕妇和酒精过敏者千万别试,这法子在皖南山区流传百年,当地老人说比数羊管用多了。
跌打损伤的野外急救包
上个月爬山扭到脚踝,山民老周嚼碎铃兰叶子给我外敷,凉丝丝的汁液遇上皮肤,肿痛居然消得飞快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铃兰含有挥发油成分,能促进淤血吸收,不过新鲜叶片刺激性强,得用纱布隔开,要是遇到蚊虫叮咬,揉碎叶子涂一抹,止痒效果比风油精还灵。
三高人群的食疗佳品
最让我惊讶的是铃兰还能降血脂,表叔坚持用铃兰茎泡茶三年,原本超标的甘油三酯降到了正常值,做法也简单:立夏前采收嫩茎,开水焯过后晒干,每天当茶饮,但切记不可过量,每次3-5克为宜,就像药膳馆大师傅说的:"铃兰调血压,讲究细水长流。"
这些禁忌要牢记
别看铃兰好处多,脾气却挺"倔",孕妇千万不能碰,它含有的强心苷可能引起宫缩;采摘时要戴手套,汁液沾到伤口会发麻;最重要的是必须煮熟透,生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,去年就有游客误食生铃兰中毒的新闻,可千万记住这"三不原则"。
最近发现小区花坛里也冒出几丛铃兰,没想到这种被当作观赏植物的小花,根茎叶花全是宝,但各位千万别擅自采摘城市绿化带的铃兰,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都是隐患,真想用的话,建议去正规药店购买炮制过的中药材,或者跟着有经验的采药人进山,毕竟这山野精灵虽好,也要讲究缘分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