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脑炎别慌!老中医留下的这个方子救了无数孩子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最近换季降温,小区里好几个孩子都在咳嗽发烧,昨天隔壁王婶家五岁的孙子突然高烧不退,送医院一查竟是病毒性脑炎,看着孩子抽搐昏迷的样子,全家急得团团转,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在中医院实习时,师傅反复叮嘱的一个救命方子——专治小儿脑炎的"三黄解毒饮"。

要说这小儿脑炎啊,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发烧,西医叫它病毒性脑膜炎,听着就吓人,孩子会突然高烧到39度以上,脖子发硬,呕吐不止,严重的还会抽搐翻白眼,去年我们小区有个娃就是半夜送急诊,在ICU住了半个月才捡回条命。

其实古人早就遇到过这种急症,师傅常说:"温病最伤稚阴稚阳",小孩子脏腑娇嫩,外邪入侵就像野火燎原,那个年代没有抗生素,老祖宗琢磨出用黄连、黄芩、黄柏这三味"苦口良药"来灭火,配上安宫牛黄丸里的犀角(现在用水牛角代替)、麝香,再加上石菖蒲开窍醒神,就成了救人无数的经典方。

上个月我表姐家闺女突然高烧40度,医院确诊是乙型脑炎,西医说要上激素,把一家人吓得够呛,我赶紧把师傅教的方子抄给他们:水牛角30克先煎,加黄连6克、黄芩10克、黄柏10克,再加石菖蒲10克、钩藤15克(后下),生石膏20克,没想到连喝三天,孩子居然能自己坐起来喝粥了,当然这期间也配合着物理降温,但最关键的还是这个中药方控制住了病情。

不过咱们得说清楚,这方子看着简单,里面大有讲究,黄连清心火,黄芩清肺火,黄柏清肾火,三味药把五脏六腑的热毒都扫干净,水牛角代替犀角,既能凉血又能定惊,石菖蒲就像个开锁匠,把被痰浊堵住的心窍打开,钩藤专门对付肝风内动引起的抽搐,生石膏则是给高温烧过头的脑子降温。

有些家长可能会问:现在去医院不都是打点滴吗?确实,西医的抗病毒药、脱水剂见效快,但对孩子脾胃伤害大,特别是激素用多了,有的孩子半年都恢复不过来,中药的好处就是一边祛邪,一边扶正,就像给烧焦的土地浇水施肥,慢慢就能长出新芽。

记得十年前在儿科门诊,遇到个八个月大的婴儿脑炎,小脸烧得通红,喉咙里呼噜呼噜响,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改良版药方:把黄连减到3克,加竹茹化痰,麦芽护胃,结果第二天就不抽搐了,第五天开始认人,现在那孩子都上初中了,每年还跟着妈妈来谢恩。
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方子虽然好,但千万不能自己抓药吃,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,发热程度不一样,必须要有经验的中医辨证加减,就像炒菜放盐,同样的食材不同的火候,用量完全不同,上次有个宝妈看网上的方子,给孩子吃了过量的黄连,结果孩子拉肚子拉得脱水,这就是教训。

平时预防更重要,春天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,夏天注意防蚊虫,秋天多吃百合银耳润燥,冬天要护好脖颈,饮食上记住"要想小儿安,三分饥与寒",积食上火的孩子最容易被外邪盯上,我家孙子每次有点低烧,我就给他煮点绿豆莲子粥,再泡个温水澡,基本都能压下去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遇上孩子脑炎千万别扛着,中西医结合最好,先用西药控制急症,再用中药调理根本,那些年我见过太多家长,因为迷信偏方耽误治疗,等送来时孩子都出现后遗症了,治病如救火,关键时刻该打针就打针,该喝汤药就喝汤药,这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态度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