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止泻秘方,这5个中药方子管用!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拉肚子的人特别多,前天隔壁王阿姨捂着肚子来找我,说是吃了冰箱里的西瓜后上吐下泻,让我帮忙看看,我翻出爷爷留下的手抄本,找到几个对付腹泻的中药方子,没想到真把王阿姨的急性肠炎给压下去了,今天就把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止泻妙方整理出来,都是经过几代人验证的有效方剂。

腹泻不是小毛病,中医分型有讲究 很多人以为拉肚子就是吃坏东西,其实中医眼里的腹泻分好几种类型,最常见的是湿热型,拉出来的粪便特别臭,肛门灼热,这时候舌头伸出来舌苔黄腻;要是受凉引起的寒湿型,大便清稀像水一样,还伴有肠鸣腹痛;最严重的是脾虚型,稍微吃点凉的就反复腹泻,这种人通常手脚冰凉,舌边有齿痕。

五个经典止泻方,对症才有效

  1. 藿香正气散加减(寒湿型) 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方,藿香10克、紫苏10克、白芷6克、生姜3片,再加点茯苓和白术,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吹空调吃冷饮导致的腹泻,煮出来的药汤带着淡淡的草药香,喝下去肠胃暖暖的,去年公司小刘贪凉猛灌冰啤,用这个方子两天就止住了。

  2. 葛根芩连汤(湿热型) 葛根15克、黄芩9克、黄连6克,嫌苦可以加些甘草调和,这种腹泻来得急,上厕所像射水枪似的,肛门火辣辣疼,记得要趁热喝,放凉了效果打折扣,我朋友开大排档的,夏天客人吃坏肚子都备着这个方子应急。

  3. 参苓白术散(脾虚型) 这是慢性病调养方,党参15克、茯苓10克、炒白术10克,配上山药、莲子肉,这类人早上起床就要奔厕所,吃得稍不注意就复发,建议打成细粉,每天早晚冲服,连续吃一个月才能见效,我妈年轻时就是这个体质,靠这个方子调好了。

  4. 痛泻要方(肝郁脾虚型) 有些朋友一生气就肚子痛拉肚子,这是肝木克脾土的表现,白术12克、白芍12克、陈皮6克、防风6克,这个搭配很巧妙,既能疏肝又能健脾,我同事每次跟客户吵架后就腹泻,带这个方子出差救急特管用。

  5. 五味子煎(久泻不止) 老偏方治顽固腹泻,五味子10克、补骨脂10克、吴茱萸3克,这个适合长期腹泻导致肛门坠胀的情况,特别是老年人中气下陷时效果明显,要小火浓煎,分两次温服,喝完嘴里会泛酸,但止泻效果立竿见影。

熬药服药的小窍门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煎中药,其实只要注意几点:砂锅最好,不锈钢次之,千万别用铁锅;冷水浸泡药材半小时,水量没过药面两指;头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,二煎加水再煮15分钟,混合两次药液,服用时要小口慢咽,让药力缓缓渗透肠胃。

配合食疗事半功倍 药疗同时可以喝些小米粥油,就是小米熬出的浮层,能养胃气,焦米汤也是好东西,抓一把大米炒焦黄,煮水喝下去,吸附肠道毒素,但记住别喝牛奶,腹泻时乳糖不耐受会更严重。

特别提醒 这些方子都是经验之谈,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如果腹泻伴随发烧、脓血便,或者持续三天以上,一定要去医院查病因,孕妇、儿童、老人用药前最好找中医师辨证,剂量也要适当调整,上次社区张叔自己加大黄泻火,结果脱水送医院,这教训要记住。

最后说个实用技巧:把这些常用药方存在手机备忘录,关键时刻能救命,我家药箱常年备着藿香正气丸和参苓白术颗粒,出门在外也带着保济丸,中医治病讲究未病先防,平时注意饮食节制,少吃生冷油腻,才是根本之道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