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师傅,这株草真能治腿疼?"我蹲在潮湿的田埂边,看着老中医王伯用布满老茧的手掐断一株灰绿色草本,他神秘一笑:"这草可会'偷'病根,村里人叫它偷盗草。"阳光穿过云层,照在老人银白的胡须上,那株不起眼的草茎在他掌心泛着奇异的光泽。
藏在深山里的"小偷"
在浙西山区采药二十年,王伯总能找到些奇奇怪怪的草药,去年清明雨后,他带我去后山采三叶青,却在溪沟旁停下脚步。"瞧见没?叶子背面长绒毛的,根茎像人参须,这就是偷盗草。"我凑近细看,这草不过二十厘米高,锯齿状的叶片泛着暗红色,像是被山雾浸染过。
"为啥叫偷盗草?"我拨开草丛,发现这种植物总爱躲在蕨类底下,王伯捻须笑道:"相传古时候,山贼受伤就找这草嚼碎敷伤口,夜里偷偷愈合,就像偷走了伤痛。"说着他突然蹲下,手指快速刨开腐殖土,"根在这里!"只见淡黄色的根系蜿蜒如蛇,断面竟渗出乳白色汁液。
会"打洞"的神奇药性
跟着王伯晒药那天,我才知道这草有多"贼",晒干的偷盗草蜷缩成团,表面泛起细密的皱纹,活像晒咸菜时缩水的梅干菜。"别小看它,这可是风湿克星。"王伯把草塞进陶罐,倒进烧酒浸泡,"那些钻筋透骨的风邪,全被这草偷偷'搬'走了。"
隔壁陈婶就是见证者,她类风湿发作时,手指肿得像胡萝卜,连筷子都握不住,喝了半个月偷盗草泡的药酒,某天突然惊呼:"这手怎么不疼了?"更神奇的是,她家瘫痪在床的老父亲,用偷盗草根煮水熏蒸半月,竟能拄拐下地,现在村里流传着顺口溜:"筋骨疼痛不用愁,偷盗草里走一遭。"
采药人的生死较量
真正见识偷盗草的"偷盗"本事,是去年寒露采药季,我和王伯摸黑进山,手电筒光柱里飘着细雨。"根须要带土挖,晒干时才不会死。"老人边说边用竹片小心撬土,突然他脸色骤变:"糟了!"顺着他颤抖的手电光看去,十几株偷盗草齐根断裂,新鲜切口还滴着汁液。
"这是野猪啃的。"王伯心疼得像丢了金元宝,原来偷盗草含特殊挥发油,野兽闻到就啃食,我们连夜做了几十个稻草人,还在植株周围撒上辣椒粉。"跟畜生抢药,比西天取经还难。"王伯苦笑着展示满手划痕,都是抢收时被荆棘划伤的。
厨房里的养生密码
别以为偷盗草只会治病,王伯媳妇把它玩出了新花样,清明前采的嫩芽焯水凉拌,酸辣开胃;冬至炖老鸭时丢几根枯茎,汤头瞬间醇厚三倍,最绝的是梅雨季用偷盗草熏腊肉,烟雾带着草木香渗入肥肉,苍蝇都不敢近身。
有次我重感冒,王伯妻塞给我个丑兮兮的布包:"偷盗草枕头,专治鼻塞。"果然枕着睡觉时,草香混着药气往鼻子里钻,半夜鼻涕止住了,早上起来喉咙也不疼,现在我家窗台晒着偷盗草茶,玻璃罐里泡着偷盗草酒,连泡脚桶都飘着偷盗草叶。
消失的山野精灵
今年再进山,偷盗草明显少了,王伯指着光秃秃的山坡叹气:"前年收购价涨到八十块一斤,山外车直接开到村口。"我们找到仅存的几丛,却发现叶片发黄萎缩。"土地爷都不答应了。"老人捡起块板结的土坷垃,"以前挖完填苔藓,现在连根拔,明年怕是......"
回程路上遇见收药贩子,三轮车上堆着发霉的偷盗草。"便宜处理了!十块一斤!"他扯着嗓子喊,我摸着口袋里准备买草药的钱,突然想起王伯的话:"这草会记仇,你伤它根基,它就不再替你偷病。"山风掠过竹林,沙沙作响似在应和。
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王伯忽然停下脚步:"真正的偷盗草要带着山露采,晒干时得哼山歌给它听。"他浑浊的眼睛映着晚霞,"它帮你偷走病痛,你莫要偷走它的性命。"远处传来布谷鸟叫声,像是山林在应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