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小芳啊,你这情况得养三个月!"闺蜜攥着医院报告单,脸色比窗外的乌云还难看,她刚做完人流手术半个月,下腹总隐隐作痛,西医说子宫壁太薄了要静养,可咱们女人都懂,等着身体自己慢慢恢复?那滋味就像钝刀子割肉,谁等得了啊!
那天在老字号药房抓药,白发苍苍的老中医突然盯着我闺蜜看:"姑娘是不是月子没坐好?"吓得我俩差点把当归洒地上,老爷子从抽屉里翻出个黄皮笔记本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配伍:"试试这个古方,当年我们给娘娘们调理都是这么来的......"
【一、子宫壁薄不是小事】 现在年轻姑娘十个里有八个宫寒,流产刮宫更是雪上加霜,西医说子宫内膜薄会影响受孕,中医讲究"胞宫失养则经水不调",就好比种地,土壤贫瘠了庄稼怎么长得好?那些痛经、量少、血块多的问题,其实都是子宫在拉警报。
去年表姐备孕两年没动静,西医检查说是内膜只有5mm,老中医给开了个方子:紫河车研末+阿胶烊化+西洋参片,每天早晚各一次,才吃了两个月,复查时主任都惊讶:"这内膜怎么像春天的草地似的疯长?"
【二、三味主将守住根本】
- 阿胶珠:别买那种亮晶晶的"假阿胶",认准东阿产的哑光质地,每天早起含两粒在舌下,比喝红糖水管用多了
- 炒续断:药店现炒的最好,闻到那股焦香就知道药效出来了,专门对付腰酸腿软,还能把流产带来的瘀血化于无形
- 炙龟板:这味最金贵,要选底部有"八卦纹"的真龟板,磨粉后掺在粥里,吃半月就能感觉小肚子暖暖的
【三、黄金配角各有神通】 • 艾叶炭:月经淋漓不尽时,拿它煮鸡蛋,蛋壳敲碎再煮半小时,连汤带蛋吃下去,当天就能止住漏 • 桑椹子:新鲜果子晒干后泡酒,每天晃一晃,喝到第三瓶时,头发不再大把掉,指甲上的月牙也回来了 • 覆盆子:这是固本培元的好东西,和山药打成糊糊,当早餐吃比喝蛋白粉强百倍
【四、熬药的门道比吃药还重要】 老中医教了个土方法:砂锅底先铺层粗盐,再放药材,文火慢熬时盐气往上蒸,能把药性逼进汤里,头煎药给未婚姑娘喝,二煎药已婚的用,三煎药泡脚——千万别浪费!
有个细节要注意:经期停药三天,好比给田地休耕,但如果是崩漏不止的情况,反而要加大艾叶炭的量,这时候就得听老师傅的,自己瞎琢磨容易出事。
【五、现代人的改良用法】 现在哪有功夫天天煎药?我同事把药材打成粉装胶囊,随身带着吃,不过她偷偷加了几勺蜂蜜,结果血糖飙了,大家可别学,建议用米酒当药引子,既能行气活血又不伤胃。
特别提醒:吃这些药期间忌口比吃药还重要!冰淇淋、西瓜、海鲜统统戒掉,我表妹偷吃小龙虾导致复发,疼得在床上打滚,这教训够深刻吧?
上个月陪闺蜜去复查,B超室医生盯着屏幕看了半天:"这才隔多久?内膜厚度涨得这么好?"回来路上她非要请我吃大餐,其实我哪敢居功,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罢了,不过话说回来,这方子虽好,也得碰上真正懂脉象的先生开方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,没有万能灵药,只有量身定制的调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