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中药的正确步骤,你做对了吗?老中医教你避开这些坑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抓中药不就是拿个方子去药店称吗?"这话可把老张医生说得直摇头,上周陪邻居王婶去抓调理脾胃的中药,亲眼见到抓药师傅从二十多个同名不同产地的白术罐子里挑了又挑,这才惊觉抓中药的水真够深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门传承千年的老手艺,手把手教你避雷避坑。

抓药前的准备工作(别小看这些细节) 早上九点中药房刚开门时最合适,这时候药师精神足,药材也没被反复翻动,记得带上三样宝贝:保温杯装的温水(试喝鉴别药材)、手机备忘录(记录特殊要求)、放大镜(查看细小药材),有次见孙姨抓酸枣仁,硬是拿着放大镜数出三颗发霉的,当场就让药店换了新货。

认准"三对照"原则(火眼金睛这么练)

  1. 对照处方单:逐字核对医生写的药名,特别注意括号里的炮制要求,上个月老李头把"炙甘草"看成"生甘草",结果汤药苦得喝不下
  2. 对照药材标本:正规药店都会在柜台旁放标本柜,抓当归时对比下颜色,发黄带斑的千万别要
  3. 对照电子秤:现在都是透明玻璃台面的电子秤,亲眼看着药师清零称重,去年菜市场抓黄芪,秤盘底下粘着块磁铁...

抓药五步诀(口诀比笔记管用) 第一步:闻香识药 凑近药罐深深吸口气,好药材自带天然香气,像陈皮该有柑橘香,若闻到霉味或刺鼻硫磺味,直接换下一罐,上次抓丁香,隔壁大姐闻着说像樟脑丸,果断换了三家店才买到正品。

第二步:观形辨色 虫草要选棕黄带斑点的,发黑的是陈货;川贝母以白色粉末少为佳,发黄的可能受潮,特别留意易染色药材,藏红花泡水后水变金黄才是真的,红得发艳的是玉米须染的。

第三步:触感检验 用手捏捏党参,柔软带弹性的是新鲜货,硬邦邦的准是陈年旧货,延胡索要选摸起来黏手的,表面发滑的可能是硫熏过的,老中医教我个绝招:抓苍耳子时放几粒在手心揉搓,不掉色的才是好货。

第四步:尝味试药(谨慎使用) 对于熟悉药材可以舌尖轻舔,三七微苦回甘,麦冬甜中带涩,但小心剧毒药材!去年有个小伙子尝断肠草中毒,切记不确定的绝对别试。

第五步:特殊处理记心头 有些药需要特别叮嘱:阿胶要敲碎,车前子要包煎,旋覆花要蜜炙,最逗的是碰见过抓胖大海的阿姨,非要把整个塞进砂锅,结果煮出半锅鼻涕状粘液...

终极避坑指南(血泪教训总结)

  1. 警惕"同名陷阱":淮山药≠怀山药,北沙参≠南沙参,价差能到十倍
  2. 当心"掺假高手":金银花里掺滑石粉增重,沉香木屑混在檀香里
  3. 注意季节影响:夏天抓蜡梅要选未开花的,冬天买桑葚干别挑太鲜艳的
  4. 保存有诀窍:人参放大米缸防潮,枸杞冷藏防粘连,麝香要蜡封

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楼下刘叔抓了副治风湿的药,回家发现少了一味制川乌,原来那味药需要单独包煎,药店给漏装了,后来他按偏方直接混煮,结果半夜送急诊,所以说抓完药千万要核对,不懂就问,别怕麻烦,记住老话:"抓药三分命,煎药七分功",这关乎健康的大事,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