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水里的养生高手!这6种水中药你知道几个?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大家平时买药总盯着药店柜台里的干药材,却不知道有些“药界隐藏大佬”正泡在水里悄悄发光!今天带你们见识几位“水陆两栖”的中药高手,它们要么长在溪边塘底,要么泡在水缸里发酵,但养生本事一点都不输陆地药材,看完这篇,你可能会对着荷花池瞪大眼睛——原来这些“水货”都是宝!


茯苓:松树根下的“牛奶糕”

别看茯苓白白胖胖像块豆腐,它可是松树根部冒死“憋”出来的精华!古人称它为“四时神药”,春天祛湿、夏天消暑、秋天润燥、冬天进补都靠它,老中医开方子时总爱加一味茯苓,专治那些“湿气重得像泡发木耳”的人。

怎么用最绝?
广东人拿它煮粥,安徽人用它炖鸡汤,云南人直接塞嘴里当零食,最妙的是茯苓霜——把茯苓磨成粉,冲水喝比奶茶健康十倍!不过别被药店里灰扑扑的茯苓块骗了,人家切开后可是雪白雪白的“松树奶冻”。


泽泻:水田里的“湿气收割机”

这味药名字自带“泻”字,实则温和得很,它长在沼泽地里,叶子像韭菜,根茎却是个利水狂魔,水肿、尿少、头昏脑胀的时候,老中医就会掏出泽泻,配上白术、桂枝,煮出一碗“排水汤”。

冷知识:
《神农本草经》里说泽泻能“聪耳明目”,现在才知道——它排掉体内多余水分,耳朵不闷了,看东西自然清爽!不过别过量,不然真变“泻”药了……


石菖蒲:溪石缝里的“大脑清醒剂”

这种草喜欢趴在石头上晒太阳,根茎像毛毛虫却香气扑鼻,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挂艾草,其实古人门楣上还藏着石菖蒲——它的辛香能驱瘴气,闻一闻瞬间醒脑。

现代人这样用:
上班族拿它泡茶,专治开会打瞌睡;学生党塞书包里,考试前闻一闻思路清晰,最绝的是石菖蒲泡脚——加点生姜煮水,泡完脚底板发热,全身湿气“哗哗”往外冒!


芡实:野池塘里的“健脾小钢炮”

鸡头包见过吗?那刺溜溜的圆球就是芡实的果实,它浑身带刺,脾气却温和得很,煮粥煲汤时放一把,脾胃虚的人吃了像给肚子穿了层保暖内衣。

吃货必看:
苏东坡发明了“芡实粥”,乾隆爷爱吃“芡实糕”,现在超市里卖的“八仙糕”“茯苓饼”,少了芡实撑腰立马逊色!不过鲜芡实难保存,晒干的又硬得像石头,建议买真空包装的粉芡实,直接冲糊糊喝。


浮萍:水面飘的“天然退烧药”

别小看这种随波逐流的小绿片,它可是古代儿科圣手钱乙的“退热神器”,小孩高烧不退,抓一把浮萍煮水,晾温了当凉茶喝,体温“咻”地就降下来了。

现代新玩法:
有美容院拿浮萍做面膜——捣碎敷脸,说是能吸走毛孔里的油垢,不过野生浮萍重金属超标风险高,真想试的话……还是买正规提取物吧!


荷叶:池塘里的“减肥天花板”

都说“荷叶灰能瘦腰”,其实人家真正的本事是清热解暑,夏天摘几张新鲜荷叶,洗干净直接泡茶,比冰美式更刮油!肥胖人士最爱拿它配山楂、决明子,煮出一锅“刮油汤”。

避坑指南:
药店卖的荷叶多是干品,效果打折扣,想要效果好,得用“荷叶蒂”——就是荷叶中间那个硬梗,切片煮水专治便秘,不过孕妇千万别碰,这玩意儿滑肠太猛!


老祖宗的水中药智慧:
这些泡在水里的宝贝,个个都是“以通为补”的高手,茯苓通淋、泽泻利水、石菖蒲开窍、芡实固涩、浮萍透表、荷叶升清,六味药凑一起,能把人体的“水循环系统”调理得明明白白,下次去湿地公园,别光顾着拍照,看看水里有没有这些低调的养生大神!

温馨提示:
水中药虽好,但别自己乱采!现在很多河道污染严重,药材重金属超标风险高,想尝试的话,老老实实去药店买炮制过的,安全第一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