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中药九里关,藏在山野间的天然药库,这些妙用你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深山藏奇药,九里关下藏乾坤",最近在整理民间药方时,我发现老辈人常念叨的"九里关"正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,这种生长在南方丘陵地带的藤本植物,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,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。

【山野里的"急救箱"】 在云贵山区采药时,常能见到背着竹篓的药农专门寻找九里关,这种攀援灌木最高能长到三米,羽状复叶像把翠绿的梳子,最特别的是它开淡紫色小花时,整片山坡都弥漫着清冽的药香,老药工教我辨认时说:"叶子揉碎闻着辛凉,茎节处有明显膨大,这才是正宗的九里关。"

当地流传着"识得九里关,赛过活神仙"的俗语,去年我在黔东南采风时,亲眼见到村民用新鲜叶片捣烂敷在蚊虫叮咬处,不到半小时红肿就消退了,老村医告诉我:"这植物全株都是宝,根能祛风湿,藤可通经络,连花都能治咽喉肿痛。"

【千年药典里的"明星"】 翻看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会发现,九里关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宫廷御药,李时珍曾记载其"性温味辛,主风寒湿痹",特别适合江南地区常见的寒湿体质,现代研究发现,它含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,抗菌消炎效果比青霉素早发现百年。

在浙江龙泉,我拜访过一位专治跌打损伤的老中医,他祖传的"九里关药酒"泡着十多味草药,其中九里关占比达四成。"骨折复位后敷上捣碎的鲜叶,再用酒剂内服外擦,骨头愈合得又快又好。"说着他掀起裤管,十年前的骨折旧伤处竟没有一丝阴雨天气的酸痛。

【厨房里的养生密码】 别以为九里关只属于药铺,其实它早就融入百姓生活,在福建闽南地区,人们会把晒干的九里关嫩叶掺进茶叶里冲泡,当地人称为"透骨茶",我试喝时感觉初入口微苦,随后回甘带着薄荷般的清凉,据说长期饮用能驱除体内寒湿。

更有趣的是贵州苗家的"九里关炖鸡",当地朋友教我,选两斤左右的土鸡,配上五钱晒干的九里关根,文火慢炖三小时,汤色如琥珀,鸡肉酥烂,月子里的产妇喝这个比人参鸡汤还补,不过要注意,孕妇和阴虚火旺的人要忌口。

【现代科研新发现】 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对九里关有了新认识,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显示,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92%,这让它在外用消炎药领域大放异彩,某知名药膏就添加了3%的九里关精华,成为家庭常备药。

在美容领域它也崭露头角,云南某生物公司开发的九里关精油,因能促进血液循环、淡化黑眼圈,在电商平台月销过万瓶,不过要提醒的是,未经提纯的鲜汁直接敷脸可能刺激皮肤,最好选择正规产品。

【采收保存有门道】 想用好九里关,采收时节很关键,老药农教我:"五月端午前后采的叶子药效最强,秋分时的藤茎最入药。"新鲜药材要摊开阴干,切忌暴晒,否则有效成分会挥发,我习惯把晒干的藤条剪成寸段,用玻璃罐密封保存,随用随取。

辨别真假也需留心,市场上有用同属植物冒充的,真品断面呈黄白色,有密集的车轮状纹理,假的则颜色发灰且质地疏松,最简单的鉴别法是搓碎闻味,正品香气穿透力极强,能在空气中弥漫数米。

走过十几个产区,我越发觉得九里关像位隐世高人,它不娇贵易活,却藏着治病救人的大智慧,下次去山里徒步,不妨留意下岩缝间那丛带着清香的绿藤,说不定就是棵救命的九里关,但切记不可盲目采摘,保护野生药源人人有责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