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张的厨房飘出股怪味——炖肉时抓了一把陈年八角,结果香得发苦,这年头连厨房调料都开始"修仙"了,动不动就是当归桂枝炖鸡汤,肉桂茴香卤猪蹄,可您发现没?药店柜台前扒拉手机查价格的大妈,菜市场为几块钱和摊主掰扯的大叔,都在默默计算着中药材香料的"身价"。
要说这中药材香料的价钱,简直比川剧变脸还快,前阵子某宝9.9包邮的桂皮,上个月突然涨到25块一斤,吓得我赶紧把压箱底的存货翻出来,隔壁王婶更绝,听说丁香要涨价,直接买了五斤塞满冰箱冷冻室,说是要"囤货防荒"。
其实懂行的都知道,这波涨价不是商家发癫,去年广西暴雨冲垮了八角种植基地,云南干旱晒蔫了花椒树,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整个产业链都在哆嗦,您看现在药店里标价380元/公斤的公丁香,去年这时候还挂着260的牌子,更别提那些打着"道地药材"旗号的,藏红花按克卖,虫草论根称,钱包稍一哆嗦就瘪下去半截。
不过聪明人早摸出门道了,老茶客都知道买新茶要抢明前,中药材也讲究个"尝鲜期",每年立秋前后,各产区新货扎堆上市,这时候的肉豆蔻、草果价格最实在,我认识的张记香料铺老板就说:"九月进货能省30%,同行都在等这波。"但得擦亮眼睛,有些不良商贩会把陈货混在新货里卖,就像去年某直播间卖的"云南三七",看着新鲜切开全是霉斑。
网购党们注意了!某夕夕上9.9包邮的"中药材大礼包",拆开常常是三无产品,上周我拆了个"四物汤料包",当归硬得像石头,川芎碎成渣,问了行家才知道是药厂下脚料拼的"边角料套餐",要认准带GMP认证的店铺,虽然贵点但心里踏实,就像同仁堂淘宝店搞活动时,买五送一还算厚道。
说到省钱妙招,不得不提"边角料经济",现在中药房流行卖药渣——人家煎完药的残渣,晒干后当花肥卖,但我们厨房用的香料边角料更是宝贝,上次我在香料市场看到有人收购碎八角,价格比整颗便宜三分之二,其实炖肉时用碎桂皮,香味反而更浓郁,就是卖相差点。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社区团购玩起了"香料盲盒",25块钱随机发五样干货,上周开到盒装五年陈皮,算下来比单买划算一半,不过这种赌运气的事,建议先打听团长口碑,别像我们小区李姐抽到三斤过期山楂片,闹到现在还和团长扯皮。
眼瞅着入冬,火锅底料里的草果、良姜又要涨价,业内人士透露个小窍门:去中药材批发市场赶午市尾盘,很多商户为清货会低价抛售,上周我就蹲守到下午四点,用半价收到十斤带泥的鲜香茅,回家洗净晒干够吃两年,不过新手最好带个老手同去,水深得很,前年就有外地游客把木姜子当山奈买,做出的酸汤鱼苦得能立起来。
说到底,中药材香料这行当,玩的就是信息差,加个本地香料批发群,混熟几个档口老板,比天天刷某宝强,记住黄金法则:应季采购、少量多次、现用现买,毕竟再会算计,也不如保住舌头的幸福感重要——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