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差总没精神?这几种中药帮你把后天之本养回来!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吃饭不香、浑身没劲?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、舌苔厚腻?这些可能都是脾胃在拉警报!老祖宗说"脾胃是后天之本",想要吃嘛嘛香、元气满满,真得好好宠宠它们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调理脾胃的"实力派"中药,附赠超实用食疗方,手把手教你养出铁打的肠胃!

这些中药堪称脾胃的"贴心小棉袄"

白术:脾虚水肿的"烘干机" 很多女生早上起床眼皮肿、小腿胀,以为是喝水多,其实可能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,白术就像个智能抽水机,能把多余水湿排出去。《神农本草经》里说它"主风寒湿痹,死肌,痉疸...",现代研究发现它能促进胃肠蠕动,特别适合吃完就胀、大便黏马桶的人群。

茯苓:失眠人士的"安眠米" 别以为只有人参灵芝才能安神,茯苓才是平民养生王者,古人说"无痰不成寐",很多人睡不踏实其实是脾虚生湿惹的祸,拿茯苓煮粥特别有意思——煮出来会有黏稠的"米油",这可是修复胃黏膜的好宝贝,建议办公室备点茯苓粉,冲水喝比奶茶健康多了。

山药:拉肚子的"急救包" 有些朋友稍微吃点凉的就腹泻,这是典型的脾阳虚,山药里的黏液蛋白能像保鲜膜一样保护肠道,炒山药、蒸山药都行,但最好的吃法是煮山药糊,记得要选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,药用成分比普通山药高3倍呢!

黄芪:气虚体的"充电宝" 爬三层楼就喘、说话声音低、特别容易累?这可能是脾气虚导致中气下陷,黄芪配红枣煮水特别给力,建议用保温杯焖泡,下班前喝一口,整个人都精神了,注意舌苔厚腻时先别喝,容易上火。

砂仁:口臭星人的救星 明明早晚刷牙还是有口气?可能是脾胃湿热在作怪,砂仁有种特殊的香气,能唤醒沉睡的脾胃,炖肉时放3颗,既能去腥还能调理肠胃,但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容易口干舌燥。

厨房里的中药魔法

光吃药可不行,得让药效渗透到三餐里,分享几个我家传的食疗方:

  • 四神汤:茯苓+芡实+莲子+山药各10克,炖猪肚,每周喝两次,特别适合应酬多的商务人士。
  • 姜枣茶升级版:生姜3片+红枣5颗+陈皮1块,煮沸后加蜂蜜,早晨喝暖胃,晚上喝助眠。
  • 八珍糕:把前面说的药材磨成粉,加米粉蒸糕,当早餐吃,比吃饼干健康百倍。

养脾胃的"反常识"操作

很多人踩过这些坑: × 拼命喝粥:长期喝白粥会削弱胃的消化能力 √ 正确做法:偶尔喝小米南瓜粥,搭配杂粮馒头 × 盲目进补:阿胶、熟地这类滋腻品越吃越闷胀 √ 正确做法:先吃陈皮山楂丸开胃 × 水果当饭:热带水果多数寒凉伤脾 √ 正确做法:苹果煮熟、荔枝蘸盐水

给现代人的脾胃保养指南

  1. 饭后半小时黄金法则:不要立即坐下,靠墙站会儿;别大量喝水,以免稀释胃酸
  2. 情绪管理秘籍:生气时按揉足三里穴,比乱吃零食管用
  3. 睡前必做功课:顺时针摩腹36圈,再搓热掌心贴肚脐
  4. 运动处方:每天快走5000步,出汗量以微微冒汗为宜

提醒各位:中药调理讲究"一人一方",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用药,如果经常胃痛、体重骤降,一定要及时做胃镜检查,记住脾胃喜欢规律、温暖、适度,咱们慢慢养,总有一天能实现"吃炸鸡不胖,喝凉水不泻"的自由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