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呦,这黑乎乎的东西真是中药?"第一次在中药房见到五灵脂时,我捂着鼻子往后退了两步,老中医笑着拿起药杵:"小姑娘别嫌弃,这可是能治痛经的宝贝。"谁能想到,这些看着像"屎"的中药材,居然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里那些"重口味"的神奇药材。
【一、五灵脂:寒号鸟的"便便"能调经】 记得去年冬天闺蜜痛经疼得直打滚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五灵脂,这灰褐色的颗粒闻着确实有股特殊气味,但配上醋炙后酸香竟不难入口,查资料才知道,这其实是寒号鸟的粪便,别嫌脏,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:"五灵脂味甘温,能通利血脉,散瘀止痛",现代研究更发现,它含有的尿素囊成分能促进子宫收缩,难怪对付痛经这么有效。
现在药店卖的都是净制过的,要经过淘洗、晒干、醋炙三道工序,有次看炮制直播,师傅边翻炒边说:"火候不到腥气重,过了药性就失了",想想古代人收集这些野生粪便多不容易,得是寒冬腊月去崖缝里找,还得区分是不是当年新产的。
【二、夜明砂:蝙蝠便便里的明目良药】 小时候看武侠剧,总见主角受伤后敷"金创药",后来学中药才知道,很多跌打损伤药里都配着夜明砂,这其实是蝙蝠的干燥粪便,入肝经能活血消瘀,最神奇的是用它治青光眼——把夜明砂研细末,和猪肝蒸熟吃,连着吃半个月,真有人视力好转。
不过收集这味药可讲究时辰,老药工说:"要选立春前后的,这时候蝙蝠刚醒,排出的粪便最纯净",现在人工养殖的药用蝙蝠解决了卫生问题,但炮制时仍要文火焙干,既要杀菌又不能破坏溶血素成分,上次陪爷爷买药,他特意叮嘱:"这药得包煎,不然汤里浮着黑渣子怪吓人的"。
【三、望月砂:兔子盲肠造就的保胎药】 表姐怀孕时孕酮低,老中医给开了望月砂,这白白的颗粒带着草腥气,说是母兔的粪便,刚开始我还嘀咕:"兔子屎也能安胎?"查文献才懂,兔子吃进去的草经过四次消化,盲肠便里含有大量有益菌群,能调节孕妇肠道菌群,更绝的是,古书记载要选中秋夜的兔粪,说是吸收了月华精华。
现在养殖场专门收集母兔粪便,还要筛掉杂质,有次参观制药厂,看见工人戴着口罩把兔粪过80目筛,粉尘飞扬的场景确实有点魔幻,不过制成胶囊后完全吃不出异味,倒是比某些化学合成的保胎药温和多了。
【四、白丁香:麻雀便便治小儿疳积】 邻居张婶家小孩长期消化不良,老中医让用白丁香煮粥,这白白细细的颗粒泡水后会卷成小团,说是麻雀的粪便,刚开始孩子捏着鼻子不肯喝,结果喝了三天真开始喊饿,李时珍说它"消食积,健脾胃",特别适合零食吃多的娃。
收集白丁香要在早春,这时的麻雀粪最干净,以前药农会在屋檐下铺油纸接,现在改用消毒纱布,有意思的是,这药遇水就膨胀,煮粥时不能盖锅盖,不然泡沫会扑出来,有次煮糊了锅,整个厨房都是烤麻雀的焦香味,倒是意外解锁了新味道。
【五、鸡矢藤:最臭的中药却是祛风良方】 在广西旅游时闻到股恶臭,以为是谁家的下水道漏了,跟着味道找过去,发现阿婆正在熬鸡矢藤,这名字起得实在,因为它真的臭得像鸡屎,但当地人当宝贝,说能祛风湿、治跌打,尝起来居然是苦中带甘,加红糖煮水喝下去,胃里暖烘烘的。
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挥发油和生物碱,抗炎镇痛效果堪比阿司匹林,不过采集时要戴三层口罩,新鲜藤叶揉碎时那味道,简直能把人熏晕,有次跟采药人进山,他们教我认路:跟着臭味走准没错,但这玩意儿长在坟地边的最多......
【使用禁忌与现代应用】 这些"重口味"药材虽好,但用法大有讲究,比如五灵脂不能和人参同用,夜明砂孕妇慎服,现在药厂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,既保留了药效又去除了异味,像鸡矢藤提取物做成风湿贴膏,外用完全不臭还透着薄荷香。
前阵子故宫展出的清代药方里,就有不少这类药材,看来古人用动物粪便入药,既是因地制宜的智慧,更是对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,下次抓中药要是看到"奇怪"的药材,可别急着嫌弃,说不定这黑乎乎、臭烘烘的东西,正是治病的关键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