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揭秘,慢性腹痛别慌,这些中药方子很管用!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肚子老是隐隐作痛?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大毛病?这种让人坐立不安的慢性腹痛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有应对妙招,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,中医是怎么给肠胃"灭火"的。

先分清楚你是哪种疼法 很多小伙伴一肚子疼就想着喝红糖水、贴暖宝宝,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肚子疼,有人是吃冰激凌引起的,有人是生气憋出来的,治疗方法完全不同,就像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,腹痛也有寒热虚实的区别。

寒凉型腹痛:像揣着块冰疙瘩 这类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遇冷加重,热敷能缓解,特别是早上起床或者吃生冷食物后,肚子就像被冰块冻住一样,老中医常说"通则不痛",这种情况需要温中散寒。

推荐方子:附子理中汤加减 熟附片6克(先煎)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干姜9克 甘草6克 这个方子就像给肠胃盖了床棉被,特别适合吃完冷饮就疼的人,不过要注意,附子有毒一定要先煎,具体用量要找大夫把关。

湿热型腹痛:像闷在桑拿房 这类人肚子疼起来还伴有口臭、大便黏马桶,舌苔黄腻像抹了层油,多半是饮食不节制,天天烧烤啤酒造出来的,这时候需要清热利湿,给肠胃降降温。

经典方剂:芍药汤加减 白芍15克 黄芩9克 黄连6克 木香9克 槟榔12克 这个方子就像给肠胃洗了个冷水澡,特别适合应酬多、爱吃重口味的小伙伴,不过黄连很苦,可以加点蜂蜜调味。

气滞型腹痛:像气球胀着疼 这种人一生气就肚子胀,疼得位置不固定,喜欢不停打嗝放屁,特别是女同胞月经前更容易发作,这就是典型的肝气犯胃。

实用方子: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9克 香附9克 陈皮6克 白芍12克 枳壳9克 这个方子就像给情绪安装了个减压阀,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、爱生闷气的朋友,煮药时可以加点玫瑰花,既能调味又能疏肝。

虚寒型腹痛:像电池没电了 这类人肚子疼起来绵绵的,喜温喜按,吃点东西反而舒服些,特别是劳累或空腹时容易发作,多半属于脾胃虚弱。

调养良方:小建中汤加减 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这个方子就像给肠胃充了个电,特别适合体质偏瘦、手脚冰凉的人群,喝完肚子暖暖的,像敷了热水袋似的。

血瘀型腹痛:像针扎着疼 这种疼痛位置固定,晚上加重,舌头颜色发紫,多半是长期气血不畅导致的,就像水管里结了水垢。

活血化瘀方: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12克 川芎9克 赤芍9克 蒲黄9克 五灵脂9克 这个方子专门对付顽固性疼痛,就像给肠胃做了次深度清洁,不过孕妇绝对不能碰,活血药物会刺激子宫。

日常养护小窍门

  1. 艾叶泡脚:每晚抓一把艾叶煮水泡脚,水温不超过40度,泡到身上微微出汗
  2. 穴位按摩:经常按揉足三里、中脘穴,每个穴位按3分钟,力度以酸胀为度
  3. 食疗粥品:小米山药粥最养胃,每周喝3-4次,煮得越烂越好消化
  4. 情绪管理:准备个沙袋,心情不好时捶两拳(注意别伤到手)

特别提醒 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-4周才能见效,期间要忌口:冰淇淋、西瓜、冷饮这些寒凉食物暂时忍忍,辣椒、肥肉这些油腻食物也要少吃,如果服药后出现拉肚子、皮疹等不适,要立即停药找医生。

最后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:平躺在床上,用手深压腹部,如果是虚寒型疼痛,按压反而会舒服;如果是实症疼痛,按压会更难受,不过这只是辅助判断,具体用药还是要听专业医师的。

记住了吗?慢性腹痛不是忍忍就好,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是关键,下次再肚子疼,别急着吃止痛药,先照照镜子看看舌苔,想想最近饮食习惯,说不定自己就能当半个老中医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